本帖最后由 洛小姐 于 2023-4-2 18:23 编辑
50岁李先生来自东北,多年来,他有生吃蔬菜习惯,没想到却由此感染了肝吸虫病。近日,我院肝胆外科团队为李先生施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成功治疗胆管肝吸虫梗阻性黄疸合并胆囊结石引起的疾病。解决了肝吸虫、胆囊结石给李先生身体带来的损害,获得李先生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日前,李先生因反复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隐胀痛,时有阵发性加重,疼痛可以放射到右侧肩部,全身皮肤出现黄染,于是到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接受检查治疗。主管医师劳日伟仔细询问病史,了解到李先生无食用鱼生史,但有生吃蔬菜的爱好,结合上腹部磁共振+MRCP检查、粪虫卵检查,发现患者黄疸、肝损害严重,诊断为“肝内外胆管肝吸虫梗阻并胆管炎”、“梗阻性黄疸”“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李先生长期生吃蔬菜就是感染肝吸虫的根本原因。李先生及其家属了解病情的严重性后,紧张、焦虑的心情溢于言表,甚至寝食难安,一度想往上级医院治疗,主管医师及时做思想工作,与其耐心沟通,开展心理疏导,最终打消了李先生的顾虑。
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梁成芳针对李先生的病情,组织科室医师进行了集体讨论。通常情况下,进行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因为胆汁排出受阻,不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会严重损害肝功能,更严重者会导致肝衰竭、肝性脑病等,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具有视野广、放大、高清的优势,手术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大家一致认为可通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为李先生进行微创手术治疗。
取出肝吸虫的过程十分考验技术,这不仅要求医师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高超的腹腔镜手术技巧。经过手术,最终帮李先生“取净”所见肝吸虫并去除胆囊结石。术后,经过的肝胆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诊疗和护理及进一步“杀虫”治疗,李先生恢复良好,顺利康复出院。他和家属对肝胆外科医护团队认真的工作态度、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给予高度赞扬:“你们医院技术高超,医德高尚,服务优质。谢谢所有的医护人员!”
科普知识 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是一种食源性人体寄生虫,成虫大小形状如葵花籽,而虫卵需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图为肝吸虫 人一般通过食用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生或未熟透的淡水鱼虾感染。它的感染特性是由其生活史所决定的。肝吸虫成虫通常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的肝道内,其虫卵随胆汁进入肠腔后经粪便排出。虫卵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经过毛蚴、雷蚴、尾蚴等发育阶段,尾蚴再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吞食,在淡水鱼虾的肌肉内发育成对人体有感染性的囊蚴。当人食入囊蚴后,囊蚴里的幼虫在消化液的的刺激下脱囊而出,钻入胆总管,进而到肝胆管内,通常在感染后1个月左右可发育为成虫。成虫在人体中的寿命可达20~30年之久。
▲图为肝吸虫生活史 肝吸虫的致病有哪些?肝吸虫,顾名思义,该虫主要对肝脏造成损伤,通常引起胆结石、胆囊炎等。而且肝吸虫的排泄物中有致癌物质,可大大增加胆管癌的风险。
▲图为术中取出的肝吸虫 肝吸虫的致病一般是逐渐累积的过程。如果感染的肝吸虫数量较少,临床症状也表现较轻。通常临床上的病例多为慢性期,患者的症状往往经过几年才逐渐出现,一般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如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厌油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头晕等常见症状。而严重感染者会伴有头晕、消瘦、浮肿和贫血等,晚期可进展为肝硬化、腹水等肝功能衰竭症状,甚至导致死亡。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华支睾吸虫后,临床表现往往较重,死亡率较高。除消化道症状外,常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浮肿、肝肿大和发育障碍,以至出现侏儒症。
肝吸虫应该如何治疗?
一般治疗:对重症感染和伴有营养不良和肝硬化的病人,应先予以支持疗法,如加强营养,保护肝脏,纠正贫血等,待病人情况好转时再予以驱虫治疗。
重度治疗:对重度感染并有较重营养不良或肝硬化者,应加强营养,纠正贫血,保护肝脏,以改善全身状况,并及时进行驱虫治疗。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者,除驱虫外并加用抗菌药物。对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总管梗阻时应予手术治疗。合并病毒性肝炎时,除积极保护肝脏外,应在病情改善的基础上尽早进行驱虫治疗。
肝吸虫病严重感染且有营养不良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饮食,待全身症状改善后,施以驱虫治疗。
驱虫治疗常用的药物有:
①吡喹酮:常用剂量为每次25mg/kg,每日3次,连用2个月(总量为150mg/kg),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副作用轻而少,偶有头痛、头昏、恶心、乏力等。
②阿苯达唑(丙硫咪唑):是近年发现的高效广谱驱虫药,剂量为每次5~10mg/kg,每日2次,连服7日。副作用少,少数可有头昏、乏力、腹泻等,可自行缓解。孕妇与2岁内小儿忌用。并发胆道感染者,宜加用抗生素,无效者可考虑手术。
来源:灵山县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