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205|回复: 0

访灵山县优秀创业青年黎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2 10: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风徐徐,行走在平整的水泥路面,初夏的阳光透过道路两旁丛密的树木叶隙洒在身上,展现着夏日的勃勃生机。沿着道路走了大约20分钟,突然一大片平整的红砖房展现在笔者面前,大门旁,印刷着“灵山县唐龙牧业专业合作社”几个金光闪闪大字的牌匾笔直地悬挂着。站在牌匾下干练的青年人见到笔者,微笑地迎了上来。他就是灵山县优秀创业青年黎勇。

  少年壮志不言愁

  自小在武利长大的黎勇,始终对这块哺育他成长的土地蕴含深情。曾几何时,学习本领,带动乡亲过上好日子这质朴真诚的愿望深深地植根于他心中。因此,当他从学校毕业后,毅然放弃在首府南宁的优越工作,踏上前往广东的火车,开始艰难的寻找发家致富机遇的道路。

  初到广东,他成为了皮具厂的普通工人,平凡繁琐的工作没有消磨他最初的理想。灵山是农业大县,他心想“了解广东需求量大的农产品,然后在家乡生产再返销广东。这样就可以发展事业带动乡亲致富。”

  抱着这样的想法,工作之余黎勇不断前往菜、禽、畜市场了解行情。两年间,他重复着这在常人眼里不可理喻的市场调研,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承受了许多不屑的白眼。身边的同事不禁劝他,好好打工养家糊口才是现实,不要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

  黎勇始终坚持自己的愿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对市场长期考察,终于了解到广东肉兔供给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量这个状况。从此,他决心把创业方向瞄准肉兔养殖这个行业。

  为了学习养殖技术,2004年春天,他转到重庆,应聘在一家畜牧公司养兔场,开始学习养殖兔子的相关技术。

  在重庆学习和工作期间,他不仅通过努力成为了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还观察到重庆、四川等地兔肉供不应求的市场行情,并且发现了兔肉的延伸产业链——成品加工,这些进一步坚定了他发展肉兔养殖的决心。

  创业艰辛不退缩

  2008年初,黎勇怀着一腔热血辞职回到家乡,为多年来积淀在心中梦想奋斗。

  万事开头难,肉兔养殖在当时属于新兴养殖业,家人朋友对于黎勇选择的这个创业方向并不认同。黎勇将自己掌握的养殖专业知识和市场信息向亲朋好友侃侃道来,经过他耐心劝导,大伙被他的专业和详细的市场调研信息触动,更为他的热情所感染,纷纷决定支持他开展肉兔养殖的创业。

  2008年5月份,黎勇租赁了20余亩土地,建起了第一幢兔舍,买回了第一批兔种,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经过四个月的细心养护,第一批肉兔出栏了,看着这些凝聚了太多梦想和心血肉兔,黎勇心中不免自豪激动。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他禁不住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多年心愿初有成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经营模式不断规范,黎勇的养殖场持续扩大。2010年,他成立了“灵山县唐龙牧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拥有养殖基地35亩,现存栏种兔1000余只,年出栏商品肉兔30000只,种兔苗10000只。常年可出栏商品肉兔10万只,是钦州市第一个成立和最大的肉兔养殖基地。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联盟共赢的模式,已带动周边乡镇200多名肉兔养殖成员,成员人均年增收5000元。家住鱼良村的陈敏娟开心地对笔者说:“加入合作社以后,黎老板经常上门指导养殖技术,家里一年增收几千块,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在事业上,黎勇精益求精,合作社蒸蒸日上,不断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先后荣获“钦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先进集体”、“灵山县农村经合组织之星”等奖项,黎勇个人也获得了“市水产畜牧兽医先进工作者”、“灵山县优秀创业青年”、“灵山县回乡就业创业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

  事业有成的他,依然坚守着最初的承诺。在带动乡亲发家致富的同时,热心镇里公益事业。每年慰问孤老弱少,他都会主动找到镇政府,掏钱购买油和大米,贡献自己的一份心意。他用青年人特有的热情和朝气,迈出自信的时代步伐。















本文来自: 钦州日报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 )

GMT+8, 2024-6-10 13:13 , Processed in 0.09575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