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542|回复: 0

靠竹编创业 这个灵山姑娘有一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3 17: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5c0540ea7d8ffa48910b17264017983.jpg
刘霞冰正在制作竹编作品   受访者供图

灯笼、花瓶、猫包、猫窝……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举行的“夏游广西 全域惠民”主题旅游大集市现场,一系列美观又实用的竹编工艺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设计编织这些工艺品的并非年长资深的工艺名家,而是当地的“90后”手艺人刘霞冰。

刘霞冰出生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平南镇,从她记事起,家里随处都是各种竹编物件。“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已经八十几岁的曾祖父和曾祖母还在编织斗笠。”刘霞冰回忆,家乡的竹编曾经闻名遐迩,远销海外。竹编手艺世代相传,几乎人人会编,是普通人家养家糊口的活计。

1980年,刘霞冰的父亲刘家盛开了一个竹编厂,做的是外贸批发生意,因产品定价低、样式美、结实耐用吸引了大批采购商。然而,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手工制作的竹编制品逐渐被流水线上出产的工业品取代,不少资深竹编工艺师被迫转行。2008年,在广东工作的刘霞冰向父亲提出,想回家继承发展竹编手艺,却被父亲以“这活费眼费手费力,也没有前途”严词拒绝。

2015年,刘霞冰回到老家,看到漫山遍野的竹子,但村里已没人再砍竹编织,对此她感到无比惋惜。“当时我就暗下决心,要重拾祖辈的手艺。”刘霞冰毅然辞了广州的工作回到家乡。

在师父指导下,刘霞冰花了大半天时间,才编出人生第一个竹制水果篮。“那个篮子并不成功,又松又歪又不整齐。”刘霞冰说,她知道学好一门手艺并非易事,只有坚持下去才会学有所成。此后随着不断练习,她的技艺愈发娴熟。

2016年,刘霞冰尝试把竹编产品放到网上卖,一下子卖出去100个花篮。这让刘霞冰欣喜若狂,开起了网店。可没过几年,受市场大环境影响,手工竹编并没有卖到好价钱,销量始终上不去,原来的批发商也纷纷改了行。刘霞冰不甘心,重振旗鼓开始做零售生意,但亏损严重。

“那两年很艰难。”刘霞冰说,竹编制品没有新意,加上同行竞争激烈,订单量提不上去,仅靠部分老客户维持。不得已,2020年9月,刘霞冰开始尝试直播带货,她坦言,第一次直播话都不懂怎么说,只要有粉丝进来,就不停地给对方介绍,经常直播到深夜。

转机发生在2021年的一天,直播间突然涌入很多网友,说现在养宠物的人不少,建议她试试做猫窝。刘霞冰敏锐地抓住这个机会,和父亲连夜构思、设计,当第一个竹编猫窝出现在直播间,短短数小时就收获订单近200个。接下来的半个月,她卖出了大约2000个竹编猫窝,经由网友传播,预售订单排到了两个月以后。就这样,刘霞冰的第一个“爆款”竹编商品诞生了。

竹编猫窝“出圈”,打开了刘霞冰的思路。在和网友的互动中,她有了更多创作灵感,狗窝、仓鼠窝、兔子窝以及猫包、拉杆箱等宠物用品接连出炉,接着是首饰、纸巾筒、灯饰等日用品。如今,刘霞冰销售的竹编产品达上千种,她的竹编店铺带动当地600多名手艺人就业增收。刘霞冰告诉记者,在销售旺季,网上日销售额可达2万元,月销售额50多万元。

这次成功让刘霞冰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竹编文化,让更多人参与到竹编这个传统行业中来?

2018年,灵山竹编技艺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刘霞冰的父亲刘家盛成为了区级非遗传承人。在父亲的支持下,刘霞冰带领的团队不断创新,每出一个新品都进行专门培训,直到让消费者满意;团队还针对年轻人的需求,开发出了形式多样的定制竹编饰品。很多老手艺人也跟着她重新学习,在知识更新中进步。

刘霞冰深知,从传统走向未来,非遗传承需要更多年轻力量,需要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她开始尝试将竹编制作工坊搬到城市街头,邀请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竹编手工的乐趣,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和孩子前来“打卡”。

“参加这次大集市,我们摊位的人气很旺,证明竹编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的。”刘霞冰说,她会继续传承好竹编工艺,助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来源:中国文化报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45072102000519 )

GMT+8, 2024-11-11 05:25 , Processed in 0.09014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