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乡党旗飘]陈屋山村党总支部:新农村建设中党员干部起带头作用
陈屋山村位于三隆镇东部,距离镇城区2公里,交通便利,全村有10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3972人。自换届以来,陈屋山村党总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按照市委村级“八个一”建设和县委“十有五规范”的要求,村党组织紧密依靠群众,发挥党员村“两委”干部积极性,通过提升村民素质、巩固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强化社会保障等系列措施,使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建成了具有平原片区特色的村美、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升“两委”干部素质,打造清廉务实,团结奋进的干部队伍。陈屋山村共配备有“两委”干部5名,其中50岁以上干部3名,40岁以上干部1名,35岁以下干部1名,年龄结构合理;干部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其中,高中以上文化水平3人,初中以上文化水平1名,大专学历1名。村党总支部严格按照党章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关规定,定期开展“三会一课”活动,强化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不断提升“两委”干部的素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发扬清正为民的良好作风,发挥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团结全体村民群众不断取得各项工作在全镇领先的成绩。
发展传统产业,培育特色农业,引导群众走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该党总支部紧紧依靠群众,挖掘群众智慧,发挥群众的创造力,通过科技致富示范带动,党员致富服务搭台推动农业生产科技化、信息化、集约化,提出了“蔗—莪术—蛇—肉鸽的农业发展之路。一是发展传统种蔗产业,推行测土配方施肥、覆膜保水技术,打造500亩连片生态化种植示范园。二是以党员示范,协会带动,群众参与模式扩大蛇、肉鸽、鱼鳖、莪术的等种养殖特色产业的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群众收入,目前全村种植莪术30亩,规模养蛇专业户10户,肉鸽养殖场1个,建立了陈屋山养蛇协会,成为远近闻名的蛇村。三是坚持农村集体承包责任制,盘活村集体资产,发展集体经济。四是利用交通便利优势,吸纳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党员张煊荣开了鞋面加工厂,转移安置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近100人。
坚持走和谐发展之路,提高群众素质,打造“山青、水美、地绿”的和谐家园。为了让自己的家园更美丽,陈屋山村党总支部大力兴建村级文化娱乐设施,2013年建成标准化村级篮球场一个、舞台一个,在上级联谊单位的支持下,建设了一个农家休闲中心和全县第一个村级门球场,配备相应的建设器材,健全完善农家书屋为村民搭建了学习科技文化、娱乐身心的平台。发挥村内年轻党团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建了村级篮球队和文艺队,多次开展与相邻村委的篮球赛事和联谊晚会,丰富本村的文化娱乐生活。(黄中灿)
陈屋山村支书张述跃(左一)指导村民养蛇 来源:灵山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