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都是知书 于 2014-8-22 20:00 编辑
扫把为笔绘新城 ——灵山县环卫所服务群众实录
每天清晨5点,美丽的六峰山下,人们还在酣睡中,大街小巷中不时传来扫帚的“沙沙”声,那是环卫工人们在清洁呢。 灵山县环卫所工人们竭诚为群众服务,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荣誉和群众的赞扬。据悉,该所几年来多次获得钦州市“工作先锋号”、“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扮靓“自己家” 当太阳升起,阳光洒满荔乡时,灵山县300名环卫工人,街道已经干干净净,街边的垃圾桶、小区的垃圾箱已经清理一空。 劳力壮夫妇,在别人的眼里,环卫工是又累又脏工资却少得很,他俩妇唱夫随,风雨无阻,任劳任怨,20年的寒来暑往,劳力壮夫妇坚守着这个岗位。 54岁的劳力壮负责收集居民的生活垃圾,所负责的片区至少4000户人家,遍及县城每个角落。开着载有上千斤垃圾的保洁车,每天至少要跑五六趟。妻子闭树开,主动要求负责清扫许多清洁工都不愿意打扫的城畔街,她觉得扫哪都一样。 李开琴,27岁起就进入环卫所工作,青春又美丽,是当时一线清洁工人中最年轻的一个,曾荣获自治区和钦州市劳模称号。“干一行,爱一行”,正是对李开琴同志最贴切的写照。只见她清扫路面时,横着扫把密密地扫过去,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清扫花坛时,精心爱护花木,不放过隐藏的烟头纸屑;清除积水时,尽量压低扫把,防止飞溅,做到兼顾路人…… 憨厚的她,只说了一句:“扮靓自己家,义不容辞。” 平日里,该县县城清洁工人们每天至少“产出”150吨垃圾,节假日,垃圾量超过200吨。 劳动量之大,令人惊叹,他们却说:“我们每天都这么干,没觉得有什么。”决战“威马逊” 7月19日,“威马逊”袭击了灵山县,县城许多地方受损,许多树枝被刮断,树叶掉满了地。如果树枝树叶冲进下水道,不仅影响雨水排泄,还会造成堵塞,形成内涝。市容小组的苏艳莉和清洁工共80多人,冒着狂风暴雨,穿梭在各条马路,与工人一直清扫断枝残叶,然后由12吨装的压缩车压缩运走。 身,湿了,没人顾及;伞,吹翻了,无人去理会;风雨里落下的树枝随时可能将她们击倒,没有一个退缩。 那天,在六峰路、江滨二路和体育馆,就清理了四车树枝树叶垃圾,整整48吨! 20日,台风过去了,雨小了,为防止灾后疫情,苏艳莉带着市容小组巡查了江南路大花坛至鲤鱼桥路段、江北路灵中路口至209路口,清理了路段中全部垃圾箱的垃圾和路上的树枝、树叶。 周创茂,车队队长。“威马逊”袭来,他接到电话说填埋场被淹了,抽水泵也被淹得出现了故障,无法抽水,垃圾车根本进不去。 周队长冒雨来到距县城5公里外的峰子岭填埋场,稍为查看后,他跳进水里,摸索着找到抽水泵,扛到高处,和工友修好了水泵,又只身扛着放回到水里。看着水位慢慢地低落下去,周队长才离开填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