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利果苗产销扬四海 在灵山,说到果苗培育,没等你说出他的名字,买卖过果苗的人都会知道他是谁——武利镇汉塘村绰号“万锋七”的覃万锋。
“他的年收入却是以百万来计算的。”带领笔者一同去采访的武利镇宣传委员符立健的话,让我们吃了一惊。现如今,有哪个农民的收入以“百万”来计算的?闻所未闻,笔者决心一探究竟。
9月1日,笔者慕名来到了武利镇汉塘村去探访传说中的“果苗种植大王”。入秋的太阳虽是早晨时分,却已经开始炽烈起来,我们迎着这火辣的太阳,走进了汉塘村谭万锋的果苗场。映入眼帘这遍郁郁葱葱的果苗,太阳的炽热已经减去了一半一样。快步走进果苗场,感受着这绿意盎然的满园青绿。这些果苗有的刚抽出紫色的嫩叶,有的才冒出个芽来。相隔没多远辛勤的工人们正在劳作,为果苗除草修枝。不远处,一个穿着蓝色T恤的男子正走来。中等稍胖的身材显得沉稳、庄重,步子迈得很大,给人雷厉风行感觉,他就是果苗培育“大王”——覃万锋。 1997年,他就开始种植果苗,如今他培育果苗达70亩。长期在他基地里做工的人就有30人,每人每天110-120元工钱,此项支出每天达3600元。
覃万锋介绍,汉塘村果苗基地目前共有莲雾、芒果、柑橘等树苗70余亩,果树苗种子成本1元左右,销售价达8-10元,除去成本、人工等,汉塘村果苗基地每年净收入100多万元。目前村里共有大户5户,果苗大多销往百色、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影响周边多个村委,带动了300余户群众育苗致富。(刘镇 莫远飞)
喜悦的汉塘村民在处理将装车的果苗
来源:灵山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