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创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纪实
拧好社会和谐之“阀门”
——我县创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纪实 每一天,在我县的乡村荔枝树下,总能看到几位村民或围圆看棋,或唠唠家常,或嬉逗小孩。在县中山公园、人民广场内,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居民在跟随着音乐的节拍,绽放笑容,摆动着身姿,翩翩起舞,宛如一幅优美和谐的画卷。
每一天,在大街小巷,总能看到一群着装统一的城管执法队员对占道经营、小摊停摆等行为进行劝导。
每一天,附城村竹山园的网格化管理员刘海兵总会带上笔记本和笔,在自己负责的网格区域内开展不定时的巡查,好把社情民意的内容写入本本内,好把突发事件的最新信息通过综治E通准确录入信息系统内。
这是我县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筑平安网络,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剪影。
今年以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和综治部门扎实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活动,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县建设,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在今年第一季度中,我县单项安全感达82.88%,比上季度提升2.41个点,社会公众安全感在广西全区的排名由第110位持续提升到第61位,结束了多年徘徊于全区后位的历史,实现了49位的大幅飞跃。 重拳出击,解决难点势如破竹 “全民动员,人人动手,杜绝吸毒人员进我村。”这是那隆镇塘表村常年挂在村口牌坊前的横额,无疑是村民向毒品说不的决心。
据塘表村党支部书记韦良宗介绍,14年前,村里开始出现染上毒瘾的人,到了晚上,村民们都不敢随意出门。特别是在村中三岔路口一带,是吸毒者的聚集地,就算警方多次突击行动,因地形因素,吸毒人员大多侥幸逃脱。
“当时因吸毒而引发的治安案件逐步多起来,但经过多年的重拳出击,这里的吸毒人员都已散去。”那隆派出所所长零永庆说道。多年来,为了巩固禁毒的胜利成果,派出所民警联合其他部门,持续在村里进行多形式禁毒宣传,全村800多户家庭向村委签订《不让毒品进我家承诺书》,村民保证自己不贩毒、不吸毒、不纵容包庇涉毒人员。去年4月份,塘表村的村支书韦良宗还亲自将沾上毒瘾的儿子绑牢扭送到派出所。从这件事情起,部分群众主动规劝在广东务工的20多名涉毒人员(家人、朋友)归家,并陪他们到公安机关投案和戒毒。
我县把禁吸戒毒作为提升公众安全感突破口,随着公开查缉打零包破大案、禁吸戒毒扫毒窝大收戒、整治娱乐场所零容忍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社会面吸毒人员大幅度减少,毒品消费市场日渐萎缩,破毒品案件数以同比两倍以上递增,由吸毒引发的一系列治安案件也迎刃而解。据县公安部门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共立刑事案件1095起,破608起,与去年同期相比,发案数下降30.3%,破案率下降7%。
以人为本,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 “我们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综合考虑实有人口和区域面积等因素,将灵城镇附城村作为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预计今年年底完成该试点工作,争取明年在全县各镇铺开。”县综治办的同志介绍道。
今年5月起,为了做好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灵城镇将附城村划分为四个网格,即竹山园、朱屋甲、沙井头、木棉凸,每一网格以300户人口和区域面积为划分基准。目前,灵城镇附城村网格化管理的硬件设施已安装使用,网格员已上岗,有关制度牌已上墙。据灵城镇综治办负责人介绍,附城村网格化管理所需要的基础人口情况已经录入完毕,接下来,还要对流动人口、吸戒毒人员、学生等进行分类录入,方便以后更好地开展信息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工作。
由于网格化管理业务涉及面广、综合能力需求强,灵城镇试行选出富有基层社会工作的社区干部作为网格长及网格员,并就涵盖公安、工商、计生、房管、城管、民政等部门民生服务事项内容,对网格长及网格员工作进行了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培训。据县综治办同志介绍,网格化管理功能主要起到“五个到位”,即信息掌握、矛盾化解、治安防控、帮扶解困、组团服务到位。网格员依靠业务平台,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协助人社、民政、计生、城管、卫生等部门开展为民解忧、为民办实事的工作。
据悉,为了顺利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我县积极搭建综治信息化平台,实现县、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今年3月,全县投入88.58万元,建设综治信息化平台,开通电脑宽带账号173个,配置“综治E通”手机555台。为附城村试点工作,为全县各镇网格化管理工作顺利铺开,实行网格员代办协办服务,使群众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办成所有事,全方位实现“办事不出村”做好铺垫。 群防群治,编织综合治理之网 “今年我们继续坚持把社会管理的重点放在基层、放在农村。”县政法部门的同志说道。
6月24日,我县举办了一期女子联防队业务知识大集训培训班,派出骨干师资对来自全县各镇的100多名女子联防队员进行维稳知识培训及自我防护训练。自2006年成立第一支女子联防队到现在已经有10支,但都没有集中进行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这是我县首次针对女子联防队开展集中培训。目前,在全县成立的222支村级治安巡防队中,随处可看到她们训练有素的身姿。
为了构筑辖区“大群防”综合体系,我县除了继续推进成立由村警组建的治安联防队外,还强力推进“天网”三期工程建设。
“6月中旬,我县已全部完成天网三期工程的安装前期工作,目前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在县公安部门的监控室,值班人员正在对多台显示器进行检查。
在灵山,利用前期天网监控破案的例子有很多。早在去年4月15日,石塘镇派出所接待唐某报案,其一辆二轮摩托车停放在镇东安村委会东杠麓公路边,在祭祖回来时,发现摩托车被盗。接到报案后,派出所民警立即展开调查,调取辖区内天网监控录像,初步确定了犯罪嫌疑人薛某,两天后,民警成功破案。据悉,我县“天网三期”工程于去年12月中旬开工,预在全县各主要交通要道安装70个监控点。今年4月下旬,我县已完成所有道路及卡口监控立杆,所有监控设备、存储设备、卡口器材已落实到位。(陈光权 韦耕洲)
来源:灵山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