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景修:好雨润物细无声 春风化雨总关情 他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和良好的道德操守,坚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领同事、影响学生。他顾全大局,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荣誉面前发扬风格,把评优评先的机会让给年轻的同事。他关心教职工的生活与工作,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深受学生的爱戴,师生关系融洽。他坚持站在教学第一线,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他就是烟墩中学教师宁景修。 班级管理洒热血 关爱学生献真情 “大家不要怕,老师为你们站岗,你们安心的睡吧。如果听到老师吹哨子,就马上撤离。” 1986年秋季学期,刚刚踏上讲台的宁景修就担任了县旧州中学初中67班的班主任。因为校舍紧缺,宁景修任教的班级有30多个男生住在一个三面透风的木板小阁楼上。在开学不久的一天夜里,电闪雷鸣、狂风呼啸、大雨倾盆。半夜里当惊醒过来的宁景修不顾个人安危赶到宿舍,并安抚好学生的情绪,看见同学们都睡了,宁景修却不敢合眼,生怕发生紧急情况,就这样,他默默地守护着学生,累了、困了就悄悄地站起来伸伸腰。第二天,宁景修干脆把自己的铺盖搬到了宿舍,和学生住在了一起,这一住就是一个学期。每当风雨交加的夜晚,他总是轻轻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睡吧,老师放哨。”艰辛的付出,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就这样一个由一个十八岁的大男孩和五十多个小男孩小女孩组成的班集体,班级的每一项工作都令人惊叹,在三年后的中考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宁景修关爱学生,付出的是真真的情、浓浓的爱。1999年,宁景修班里的梁宗明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但是因为家庭困难,小梁决定放弃。宁景修在安排好其他同学以后,马上骑摩托车赶了十多公里的山路来到小梁家,等做通了小梁和他家人的思想工作以后,已经是傍晚,没有去县城的班车了。宁老师又骑车把小梁送到了三十多公里外的县城,并垫付了小梁的体检费、伙食费。在小梁拿到了合浦师范的入学通知书以后,宁老师又上门召集了小梁同学的父母叔伯以及舅舅姑妈等亲戚召开家庭会议,几经努力,小梁同学终于顺利入学;三年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三尺讲台显身手 教改路上竞风流
宁景修参加工作时虽然只有中师毕业,但是他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他具备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012年他被聘请为“灵山县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评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他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他实施“大语文”教学的理念,深入开拓语文课程资源,把广告语、顺口溜、传统笑话、乡土俗语、风俗民情等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把思维由课本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延伸,使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了“开开心心一堂课,轻轻松松学语文”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成绩显著,所教学科在历次考试中各项成绩均居全县前列。
宁景修在担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期间开创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局面,使学校的语文教学成绩一改过去落后的面貌,连年攀升,其所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奖励。其中: 2002年,《怎样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获“西南教师教学研讨论文评比”一等奖,; 2006年,论文《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在“全国教育教学创新杯比赛”中获广西区二等奖;2006年论文《品经典广告,学华夏文化》在广西教科所的“广西中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2007年,论文《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农村中小学课外阅读框架》在广西教科所的“广西中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 中获二等奖。(黄中灿)
宁景修辅导学生功课
宁景修与老师们研究教学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