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威望
UID18114
回帖0
主题
积分54960
注册时间2012-4-22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
我县积极打造美丽富裕文明新农村
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宽敞干净的进村水泥路、功能齐全的公共服务中心、环境优美的村庄……,走进我县的农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美丽幸福的画卷。一年多的时间,深切地感受到在实施“美丽灵山·清洁乡村”活动后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村容变靓了,生态农业繁荣了,村民变富了,生活更舒适,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农村处处展新颜
在平南镇桃禾村委大平社村,池水清清,农田碧绿,村道弯弯,村庄整洁,;走进新圩镇漂塘村,一条条干净平坦的硬化村道直通农家门口,一个个垃圾池改变村民乱倒垃圾现象,一张张甜蜜的笑脸诉说着村民幸福的生活;沐浴着深秋的阳光,走进太平镇九冬村,一幢幢具有岭南特色的民房错落有致掩映在绿坡树丛,一条条水泥路连接左邻右舍,一股股清澈自来水流入寻常百姓家,村前小桥流水,群鸭嬉水…活脱脱一幅山水泼墨画。
这些画面,只是灵山美丽新农村的缩影。目前在我县的各村都建起了垃圾集中收集点、焚烧点,能及时清理垃圾,让农村告别脏乱差的环境。如今走进我县的农村,一幅幅美丽幸福的画卷展现在眼前,明亮着每一个人的眼睛。开展“美丽灵山·清洁乡村”活动,是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一项改善乡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 在“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县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全县上下齐动,扎实推进,环境面貌实现了从点到面、从差到美的“质变”,3550平方公里的区域里,处处展露出新的景象,真正让乡村群众共享清洁成果。
生态农业致富快
“别小看这盏灯,它可管方圆几十亩稻田的虫害,一年为我们省了不少农药钱。” 近日,檀圩镇村龙屈塘村民檀伯指着他家稻田中那盏高挂的灯对笔者说。这也是县农业局推行绿色植保技术为农民安装的频振式杀虫灯。
文利镇升平村委水路田村周明辉和梁自全合伙创建的鑫森养殖场,发展立体特色养殖,集养猪、沼气、水产养殖于一体,形成了环保、经济的生态立体养殖模式。目前,该场有乳猪、猪苗、肉猪存栏400多头,养殖各种鱼5000尾。“我们利用猪粪做沼气池的原料和鱼的饲料,猪粪和沼气池的废料又可以提供给周边群众做农作物和果树的肥料,资源重复利用,经济又环保,今年1—9月我们共出栏肉猪487头,销售总额77.2万。”养殖场老板周明辉这样跟我们说。
用沼气煮饭炒菜,方便省事,而且,利用沼肥沼液浇灌,增产增收。在灵山,许多农户逐渐告别了依靠化肥、农药耕作手段,走上了无公害化的生产道路,所种出来的果菜,品质上乘,往往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今年我县投入扶持资金200万帮助农村新建沼气池810座,一座座沼气池,悄然改变农民的生活,“秃头”的山挂绿了,脏乱的环境清洁干净了。尝到使用沼气池甜头的农民说,沼气是财气福气,省柴又省事,干净清洁肥效高,口袋涨了甜蜜蜜。
我县围绕建设科技、生态、立体农业为载体,不断提升生态农业辐射带动广大群众发展经济能力,实施以“畜禽+沼+果+灯”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工程,建立了陆屋标准茶园等一批示范点,推广应用黄板诱虫、杀虫灯杀虫、喷灌水肥一体化等,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并在檀圩水稻示范区、新圩镇蔬菜示范区等大力推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生态粘虫黄板等无害化防治技术;通过立体式发展,我县生态农业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目前,我县共建生态农业示范点485个,面积5.7万亩;推广绿色植保等清洁田园十大主推技术278.9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44.1万亩,生态农业的发展有效促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加,成为灵山群众致富的快车道。
文明新风扑面来
在丰塘镇荷蒙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里我们看到:农家书屋书籍摆放整齐,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读书看报;文化广场上,夜幕下男女老少伴着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每到傍晚村民就自主地把垃圾倒到村口的垃圾箱里....。在灵山的农村,多数村民卫生意识增强了,改变了过去垃圾乱丢乱扔的不良习惯,农闲时的娱乐生活也丰富多彩,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以前,村子里的人们放下农活,除了打牌搞赌博就少有其他活动,邻里纠纷也多。现在大伙空余时间看书、跳舞、唠唠家常还可以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生活充实和谐多了!”说起现在的生活,荷蒙社区村民方大伯笑得合不拢嘴。
我县农村文化基础不断夯实,积极打造配套齐全的农村文化宣传阵地,以公共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延伸。目前,全县18个镇已建好公共服务中心120个,在建36个,389个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为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我县还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县卫生、科技、农林业、文体等部门还不定期开展“三下乡”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乡风文明。
广大农民群众既是建设乡村文明的受益者,也是建设乡村文明的主体力量,群众的参与度决定着乡村文明的成度。如今,灵山农村的老百姓在拥有文明、生态、整洁的村容和优美的风光的同时,还形成了邻里互助、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良好风气。(黄鹏辉)
来源:灵山政府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