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983|回复: 0

县中医医院创建全国中医先进县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3 23: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县中医医院创建全国中医先进县纪实


   “中医院的针灸技术不错,服务态度也很好。”在佛子镇大科塘村公共服务中心小广场,50多岁的村民三婶在接受了灵山中医院医生的免费针灸医疗后,对医生赞不绝口。近日,灵山县中医医院在该村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讲座和义诊活动,收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心系百姓健康,服务群众零距离
    近年来,为了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中医药文化知识,熟悉中医药民族医药“治未病”的理念和养生保健基本方法,让中医民族医药惠及千家万户,灵山县中医医院开展了中医药壮瑶医药科普知识讲座和义诊活动,足迹遍及乡村、社区、学校、工地、军营。活动形式主要有中医药知识讲座、义诊咨询活动、发放中医药文化科普资料、中草药标本辨识、中医药针灸推拿治疗等,足迹遍及乡村、学校、建筑工地、部队营区等。
    据了解,为推进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稳步地开展,该院成立了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由资深中医师、自治区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硕士研究生及部分临床骨干组成的近20多名专家队伍名单。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医院深入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义诊活动,组织专家队伍到各乡镇、学校、社区开展义诊共12场,参与讲课专家 70 人,播放及讲解中医药科普视频75个,制作中药宣传展板20幅,中草药标本200余种,义诊接待人数 2300人,发放宣传资料 15000张,开中药处方930余张,治疗1000余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灵山县中医医院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方面亦可圈可点。该院开展以体质辨识及其风险评估为主导的中医健康体检和评估,建立健康档案,通过提供食疗、运动、中医内治和外治等中医药健康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持续追踪。据统计,该院为居民中医体质辩识服务2010年为118例,2011年为125例,2012年为236例,2013年为257例,2014年1月1日至9月20日已增加至847例,建立中医体质辩识的健康挡案比例在逐年提高。
    根据《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该院各临床科室对各种中医常见病症均设置有中医健康教育,目前共有健康教育宣传处方100例,涉及到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内容包括生活调护、情志调护、饮食调护、防病指导、自我保健等。同时还编制了九种体质调养处方和调养手册,在治未病科设置了中医教育宣传专栏。
    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品牌专科
    多年来,灵山县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专科特色优势,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挖掘、继承、创新中医学诊治手段,以独特的诊疗技术,确切的疗效,良好的服务在社会上赢得了信誉。灵山中医医院在1998年获得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称号,2013年10月份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复评。今年7月,县中医医院成为自治区“十二五”中医肿瘤重点培育专科项目单位,该院的肿瘤科作为全区17家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同列为“广西中医药治疗肿瘤临床新平台”。而县级医院的仅此灵山县中医医院一家。
    该院的骨伤科、妇科、针灸推拿科,均为广西第一批基层中医民族医重点专科,也已成为医院的品牌。三个重点专科在基本条件、人员队伍、服务技术建设、环境形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业务收入、住院人次等各项指标逐年递增,各科发表论文38篇,获得区级科研立项1项,市级科研立项26项,并于建设期满顺利通过三个重点专科项目验收。
    医院在颈腰腿痛病门诊积极推广使用本县特色中药验方“姚氏方剂”。据了解,“姚氏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腰椎病和颈椎病,采用传统中医医药治疗,治疗过程只采用中药外敷、汤药外洗,结合传统古法推拿按摩,效果明显,受到患者好评。“目前,针灸、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报销范围,参合患者门诊费用在我院实行直补,给患者提供了更大的方便。”灵山中医医院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医院在中成药配制方面也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共配备了中药饮片380种,中成药170种,患者按医师处方调配使用中药饮片,方便有效,免去了煎药之苦。于此同时,医院近三年中医药服务量也逐年提高,医院门诊处方总数由2011年的129313方上升到2013年的136208方,年均门诊处方增量达3000多方。
    医院为县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并纳入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网络。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医院每年筛选确定适合乡镇及村站应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20项,建立了灵山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分层分类对各乡镇卫院、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并为全县18个乡镇村临床专业人员建立培训档案。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灵山中医医院于2014年5月更新了医院管理系统,以医院管理和中医电子病历为重点,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了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中医电子病历分系统、门(急)诊医生工作站分系统、住院医生工作站分系统、住院护士工作站分系统等多个信息分系统。2014年3月,医院远程会诊系统正式启用,实现了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远程会诊。“远程医院的好处是优质资源共享,病人在乡镇卫生院也能到县里的专家远程会诊,为患者节省了不少医疗费用。”该院医改处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实施人才战略,造就过硬队伍
    科技的进步,技术的创新,依靠的是人才。近年来,灵山中医医院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整合中医科技人才优势,锻炼和造就一支中医特色鲜明,人才结构合理,专业技术过硬的中医临床专业队伍。目前,医院现有职工70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77人,高级职称36人,中级职称130人。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64%。
    为加强医院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医院制定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及非中医类别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培训、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每季度进行中医药“三基”知识与技能培训和考核。2014年医院与广西中医药大学合作,在医院开办了“西医学习中医班”,学制三年,医院共有51人参加学习班。
    为提升基础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技术力量,灵山中医医院深化城乡支援工作,提高医院服务能力。医院积极探索中医类别医师县、乡纵向流动机制,每年安排中医类别医生到各乡镇卫生院下乡工作,2012年至2014年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共17人。在受援单位工作期间,中医医院的专家们帮助受援医院开展了医技教学培训、卫生院管理、完善相关制度、每年推广4项适宜技术(针灸、药线灸、拔火罐、中药贴敷)、培训人才、环境规划等工作。并赠送了艾灸盒、拔火罐、超声雾化器、电脑中频治疗仪、电针仪、尿液分析仪等仪器。
    与此同时,该院还积极做好中医药民族医师和院内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工作,设立专门的教育部门,制定了实施方案、培训教学计划,明确了师承培养的目标任务、要求、内容、考核制度等,围绕师承教育,督导学术继承人跟师笔记、临床医案、论文、平时考核表和阶段考核表等的完成。目前,在该院14名指导老师指导下,继承人不断领悟老师的辨证思想、独特的临床诊病思路及技术专长,提高了理论水平和临床诊治技能。






来源:灵山政府网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45072102000519 )

GMT+8, 2025-2-7 07:44 , Processed in 0.37351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