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神奇的灵山花石
六峰山上有一个洞,名曰“龙隐洞”,洞不大,只容两人并排站着,但很深,里面黑咕隆咚的难以走到尽头。头顶上方,一条一尺多宽的“彩带”镶嵌在岩石里,五彩斑斓,像一条长龙,蜿蜒伸进洞里,不知所终,不禁惊叹洞名的贴切。这条“彩带”就是饮誉全国的灵山花石,而这个洞,就是古人为了采花石而开凿出来的。洞里洞外,到处是岩石。 灵山花石,是一种有着美丽天然花纹的石头,民国三年版《灵山县志》载,所谓灵山花石,“盖石中之美者,细腻如玉,间有山水、林树、烟云、禽鸟各状,神致毕肖而疏密浓淡布置天然,宛若图画并有画手所不能到者。” 关于灵山花石,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相传,在远古六峰山上有一个白猴仙,一日,一书生至江边饮水,举首偶见树上有一白猴。书生惊异,追之,至一山中,遇一宫殿,入内,不见白猴,迎面而来一窈窕女子。女子让书生在此读书,日久生情,结为连理。岂料,山神知之,甚怒,即掳走女子,关上山门。谁知,山门夹住了女子的裙裾。裙裾顿时化为花石。书生愤懑憔悴之余,以双手掘取一花石抱回家中,日日以观之,视其为心爱之人。 一说灵山花石为百花仙子所变。其实,据地质矿物专家鉴定,灵山花石是距今3.5亿年前的中泥盘世纪后期,经多次地壳运动,地下岩浆上升与破碎的熔岩胶结后,再经过漫长的自然理化作用形成的罕见奇石。 灵山花石为灵山特有,而且只分布在灵山境内的石山上,不同的山脉埋藏着不同质地、不同纹理和色彩的花石。花石是石中精品,可以根据原石的石质、色彩、纹理,进行切割、打磨成天然画幅,或雕刻成室内陈设,或做成插屏、摆件、饰品等艺术品。但花石是石中之“隐君子”,总是隐藏在普通石头中间,往往在悬崖峭壁之上或幽深山谷、洞穴之内。据载,古时候就有人开采利用,明朝时还是宫廷贡品。但因为采凿非常艰辛,每年岁贡,往往劳民伤财。为了逃避岁贡,古代护送花石进京的官员在途中有意将花石作品击碎,皇帝以为此石粗糙易碎才得以免征。明末清初便停止了花石开采,慢慢地,人们对花石也熟视无睹了,一些遗落民间的原石几易朝代和人事代谢之后,人们竟有眼不识泰山,居然把它当作普通石头垒在猪圈、茅房或者庭院围墙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时任灵山县文联主席的陈宜坚先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县志中发现了有关灵山花石的记载,从此,他与花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辞劳苦,遍访古代采制花石的石匠后裔,勘探古石场,研究古人采制花石的方法,自学雕刻和打石技术。经过反复的实践和刻苦钻研,他总结出一整套打石和雕刻的技术,做出一大批神奇美丽的花石作品,使沉睡了几亿年的宝藏终于重见天日。他曾带着他的花石作品,先后登上了北京、桂林、厦门、深圳等城市举办的奇石艺术展览会,深受国内外赏石家、收藏家的喜爱和青睐,文人墨客也常为之泼墨。 现在,灵山人终于知道花石是个不可多得的宝贝。艺术爱好者以花石画装点居室,显得高雅脱俗,文人墨客案头摆一件花石,灵山灵气缭绕满屋,令人感到回归自然的宁静和轻松。 灵山花石《清明上河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