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灵山警方破获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人,追回被骗钱款1万元。
2月24日,刘先生在快手上认识了一名网友,双方熟络后,对方告诉刘先生,他手头掌握炒股的“内幕消息”,之前赚了不少钱,想邀请刘先生一起投资,刘先生听后十分心动。随后,对方让刘先生下载一个叫“兴业证券”的APP,填报个人资料注册好账号后,刘先生按照其制定的炒股方案进行操作。随后,对方向刘先生推荐股票,刘先生收到后向账户充值购买该股票,很快,账户显示盈利。见获利如此快速,刘先生便陆陆续续充值了6万元。直至3月13日,刘先生发现账户资金无法提现,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遂向公安机关报了案。接到报案后,县公安局平南派出所会同刑侦大队立即对涉诈银行卡进行止付冻结等措施,并帮助刘先生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在APP上在线报案,第一时间上传涉诈数据。后经缜密调查,民警锁定了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黄某英(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人)。为及时破案,为群众挽回损失,民警奔赴安徽省开展追捕工作。在安徽警方的协助下,4月11日12时许,民警将黄某英抓获归案,追回部分被骗钱款1万元。经查,为牟利,黄某英将个人银行卡提供给不法分子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目前,黄某英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刘先生所遭遇的正是“虚拟投资理财类诈骗”。现如今理财观念深入人心,“钱生钱”是很多人迫切的需求,诈骗分子往往先是抛出“高回报、高收益、专业导师、专业运作的诱饵”,一旦有受害者心动参与,就会落入虚假投资理财的骗局。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常见步骤:
1、引流,布局
犯罪分子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或者在公众号、微博、抖音、知乎等网络平台发帖、投广告,称有投资门路吸引受害人关注。随后拉人进群,组织“水军”在群里扮演投资者,晒出收益情况误导受害人。
2、洗脑,诱导
犯罪分子在群聊中通过直播教程、导师指导等方法对受害人进行洗脑,通过高收益投资项目、稳赚不赔等幌子让受害人产生兴趣,向受害人发送链接或二维码下载虚假投资平台App,等受害人下载App后,再通过“导师诱导”进行投资。
3、甜头,收割
犯罪分子通常会以小额返利让受害人初尝甜头,以为投资真能获利,然后骗子再不断诱导受害人加大投资额度,看着投资账户上有不少钱却无法提现,骗子就以“登录异常”“服务器维护”“银行账户冻结”等各种理由解释为何提现失败,紧接着会利用受害人急切提现、盲从的心理,再收取所谓的“保证金”“解冻金”等再次诱导受害人转钱,直至将受害人榨干。
警方提醒
1.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投资。不轻易点击安装他人推荐的来历不明的APP。如需使用APP进行投资理财,请先核实是否合法可靠。 2.面对陌生人许诺的高额收益,一定要提高警惕,股市走势复杂多变,没有人能在各种投资中稳赚不赔。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轻信“稳赚不赔”“股神指点”之类的话术。 3.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提供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不扫描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不点击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
来源:灵山警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