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谷雨备耕关键期,受持续晴热少雨天气影响,旱情不断发展,春耕生产面临严峻考验。面对这场与时间的赛跑,灵山县平山镇党委、政府统筹部署,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谱写了一曲干群齐心战旱情的春耕进行曲。
在思林村稻田集中区,驻村工作队员文德祖正带领党员突击队架设抽水设备。“渠系末端田块引水困难,我们协调了一台大功率抽水机昼夜作业,确保每块田都能‘喝上水’。”汗流浃背的他抹了把脸,身后延伸的蓝色输水管正汩汩流淌着“及时水”。这样的场景在全镇其他村同步上演,党员干部组建的“保耕服务队”采取“分片包干+错峰灌溉”方式,组织党员群众积极开展沟渠清淤,开挖新的灌溉渠道,协调抽水设备,齐心协力,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急民所急的背后是镇党委、政府的系统谋划。早在3月初春耕部署会上,镇党委书记梁业跃就强调“打好抗旱保耕主动仗”,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各村指导开展抗旱备春耕工作,并组织农技员深入村开展水稻种植实用技术培训,以确保农作物按时播种,保障群众全年收成。 “党员送来的不仅是水,更是信心。”正在补栽秧苗的种粮大户谢善新感慨道。据了解,为应对持续旱情,镇党委、政府未雨绸缪,整合各方资源实施统筹调配,全力以赴抗旱保耕。系列组合拳下,全镇1.1万亩水稻粮食播种面积已完成100%,春插进度已达98.1%。
从“等雨来”到“引水来”,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平山镇的春耕图景折射出基层党组织善治的深层逻辑。当党旗飘扬在沟渠边,当干部裤腿沾满泥土,这种“把办公室搬到田埂上”的作风,正是破解“三农”难题最生动的注脚。抗旱保耕的硬仗仍在继续,但正如群众说的:“有水就有苗,有苗就有望”,党群连心播下的,何尝不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之种?
来源:灵山县平山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