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灵山县平山镇新庄村古春垌至六队江儿垌路段的道路修缮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工人们忙着平整路面、铺设水泥,机器轰鸣声与施工号子声交织,勾勒出一幅民生改善的生动图景。
“以前这段泥路一下雨就成‘烂泥塘’,骑电动车都打滑,只能绕道走;旁边的水泥路又窄,会车时特别危险。”今年2月,在人大代表入户走访中,村民林世忠、梁和文向县、镇人大代表梁中文道出了出行的双重困扰。经了解,该区域包含两段道路:一段约100米的泥路是2个村民小组通往农田、村委会的必经之路,另一段长约800米的水泥路则是连接村主干道的交通要道,但因路面狭窄,车辆剐蹭、行人避让的情况频发,安全隐患突出。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梁中文联合其他代表多次实地勘查,详细记录路况和村民诉求,于2月向罗阳片人大代表联络站提交《关于新庄村泥路硬化及水泥路拓宽改造的建议》。联络站第一时间将建议转至镇人大。3月中旬,镇人大组织技术人员实地勘查,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全面掌握道路状况和群众诉求,并将详细调研情况反馈至镇党委、政府。 在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下,3月21日,道路修缮工程正式启动。镇人大还安排专人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项目高标准推进。预计4月30日,这条承载着村民期盼的道路将焕然一新,彻底解决困扰大家多年的出行难题。 “这次道路改造是‘一箭双雕’,泥路变坦途,窄路变宽道,人大代表真的把我们的‘心头事’办成了‘舒心事’!”看着逐渐成型的新路,村民们满脸喜悦。
今年以来,平山镇人大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开展8次集中走访和现场调研。代表们紧扣“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工作主线,深入田间地头、村舍院落,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通过镇人大的及时交办和跟踪督办,已推动包括道路修缮、水利设施维护、公共设施建设、矛盾纠纷调解等在内的20余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真正把人大代表的履职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焕发蓬勃生机。
来源:灵山县平山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