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濒临北部湾,北靠西江,南望北海,东邻玉林、贵港二市,西南接钦州市南北二区,西接首府南宁。灵山县的地图类似一个倒三角形,县城位于右角偏内,全县面积3558平方公里,人口170多万,是著名的农业大县。沿海地区的这个农业大县,从1965年6月26日起,正式脱离广东省,划给广西,目前是钦州市的一个县。或许因为这样的历史原因,它会让初来乍到的人有些恍惚,这里太像广东,城市建设布局已很难看出它仅仅是一个县,但在现代城市的躁动中,深嵌着传统悠闲自足的生活情调。
灵山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在广东珠三角等城市打工,大多从事五金,电子,制衣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饮食服务业。有些人做了老板后,又将家乡的人带了去,这样相互帮扶,使灵山的经济有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民间力量。这些老板将一部分血汗钱积极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也提高了灵山人的整体生活水平。
灵山县地域得天独厚,到目前为止,经济仍然主要靠农业,因而空气清新,四季绿色,不受现代工业污染的困扰。每年夏天,漫山遍野满眼看到的尽是荔枝,龙眼,芒果等等时令水果。村中遍种有榕树等亚热带树种,盘根错节,树冠巨大,几人合不拢的大树、几百岁的大树随处可见,树已是这里特有地理气候的一个鲜明标志。
入夜,第一眼看到的会是一座灯光璀璨的山。不到200米高,但它在平畴中拔地而起,为喀斯特孤峰,雄峙在钦江畔,很给人震撼。这就是六峰山,原称西灵山。灵山县名即由此起。六峰山位于县城西面,宛如拱卫县城的一道天然屏障,故有“石六锦屏”的美誉。每逢新年来临前,人们在山上镶嵌了几百盏灯,每当夜幕降临,灯光亮起,仿佛布满一个个不眠的石窟,神性十足。它小巧而独立,所以人们干脆就把它当小姑娘打扮了。在现代化的城里,它更像一座特殊的建筑,将历史和地理的含义隐藏起来。它是灵山县的标志性物体,灵山县现在和以后的所有建筑都不会超过它,它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誉。
桂林往南,直到越南的下龙湾,中间比较成规模的喀斯特山就只有六峰山,灵山人认为是一座神山,有北帝庙里的北帝石像为证。明朝正德五年,有人在六峰山上雕刻了一尊北帝石像,石像是连着山体的,原本就是山的一部分,但石质却是一块花岗岩,有别于其他石灰岩,很神奇,于是庙因石像而建。北帝庙的香火很旺,连着山根的北帝就代表六峰山本身,传说能量庇荫整个东南亚。
灵山县城人口密集,街道纵横交错,大型商场相对少,而沿街铺面和专卖店一个挨一个,街边永远都坐满了喝凉茶享用小吃的人。它由各种中药或树叶熬制而成,雷公根、罗汉果、桉树叶等,喝着清爽止渴,可以说是岭南一带的凉茶文化。
灵山人现在还延续着赶圩的习惯,三两天一赶,卖者与买者一样多,密密麻麻。人们把自家生产的多余东西拿出来卖。街边蹲满了中老年妇女,她们携两三只竹篮子,里面盛放着自家的新鲜蔬菜,有的不过是十来捆花菜、油菜,也有的摆着自家的腌菜。解放路是灵山的一条老街,两边还保留着部分骑楼建筑。入夜,常有粤剧票友聚在一处。拨弄乐器的多是男人,还有八九十岁的老先生。而开口歌唱的多是女性,声音婉转细腻,轻脆鲜亮。
无荔不成村 灵山县从古至今,从没丢弃和减少过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因而保持着珍贵的绿色生态平衡,也享受着自然的恩宠。森林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其次是杉树,桉树,湿地松,樟树,红椎,榕树,苦楝,油桐,木麻黄,荷木,竹等。灌草植被遍布全县山岭。农作物植被以水稻,玉米,薯类,豆类,花生,甘蔗,蔬菜为主。灵山种植双季水稻,自古享有“灵山好白米”的美称。
灵山县种植甘蔗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清雍正年间,“甘蔗生产已为邑内一大宗,四处皆宜”。清末至民国期间,县内以石磙绞蔗、镬头熬煮的土法制糖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制糖作坊随处可见。那些用牛力牵引运转的石磙绞蔗作坊,每到糖蔗收获季节,便听到石磙绞蔗发出的隆隆声响,一派繁忙。曾盛极一时的加工产品有武利冰糖、砂糖,陆屋、三隆一带的黄片糖。除县内自给自足外,还远销省内外,并到达南洋等地。如今,人们已不用石磙了,现代化糖厂代替了传统的绞蔗业。
灵山县最著名的水果是荔枝,获得“中国荔枝之乡”的美誉。据史料记载,灵山在汉朝已有荔枝种植,宋朝有较大发展。灵山荔枝品种资源丰富,有35个品种,如灵山香荔、桂味、糯米糍、黑叶、三月红、妃子笑等。每到荔枝成熟时节,从农村到城市,处处都见红红的荔枝。荔枝节上,荔枝宴,荔枝宝贝竞选,人们欢腾成一片。灵山不少地方自古就有一种习俗,无论哪家添男丁,都要在住宅附近种几株荔枝树,等荔枝挂果时,正是孩子长大读书时,学费自然也就有了。因此,在灵山县,“无荔不成村”。到处可见500年以上的古荔枝树,粗壮多瘤的树干总要激发人捉迷藏的冲动。在新圩镇邓家村存有古荔群,光百年以上的古荔枝树就有200多株。随便你的视线向左向右向前向后,都会有古荔枝树出现。在村子中央,有一株香荔树,树高13米,主干围径6米,树冠覆盖面积有1亩多。据科学论证,树龄已逾1500年,是全国荔枝产区年岁最大的,堪称“荔枝王”。荔枝挂果后,这株灵山香荔的果实曾拍卖到17.8万元,平均一颗荔枝100多元。用荔枝泡酒,酒呈红褐色,清亮,24度,喝着微甜、香醇。苏东坡那时可能没喝过荔枝酒,但他从流放地海南岛儋州北归逗留合浦期间,品尝了从灵山送去的荔枝,欣然命笔:“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而宋神宗吃过大理寺丞梁世基从西江南岸老家送去的灵山荔枝珍品后,赐诗一首:“横浦江南岸,梁家间世贤。一株连理木,五月荔枝天。”现在灵山县有上千年的古荔树几十株,三四百年的古荔树上万株。
另外,灵山还盛产龙眼。其他如柑橘、桃、李类、梅、葡萄、柚、柿、梨、杨梅、菠萝、芒果、板栗、木菠萝、黄皮、柠檬、橄榄、杨桃、番石榴、番桃、西番莲、枇杷、坚果、番木瓜、枣、无花果、人心果、万寿果、牛甘子等。水果之乡,让灵山人甜蜜了许多。灵山人会享受生活,随意、率性,或许与这些水果滋养有关。
大芦村和苏村 灵山县有许多古村落,著名的有大芦村和苏村。
大芦村是广西三个著名古村镇之一,距离县城3.8公里,以古建筑、古文化、古树(俗称“三古”)名列广西三个古村镇之首,大芦村的劳氏古宅共有9个群落(居民点)15个大型宅院,从明朝嘉靖二十五年到清朝道光六年(1546—1826年)逐步完成。这些古宅都根据地形傍山建设,山环路转,并且都是在宅前低洼地就地取材挖泥烧砖烧瓦,之后附形造势,蓄水为湖。各居民点间就以几个人工湖分隔,守望相助,而且又各以始建时所在地的物产或地形标志命名,如樟木屋、杉木园、丹竹园、沙梨园、荔枝园、陈卓园、榕树塘、水井塘、牛路塘……劳氏先世原在山东蓬莱州即墨劳山,因此而得姓氏。相传,大芦村原是芦荻丛生的荒芜之地,后经劳氏祖先的辛勤开垦,始建成富庶之乡,为了让后代不忘创业史,故给村子取名大芦村。劳氏祖先在外做官经商,挣了钱建设家园。这些古宅不是单独呈现的,而是与周围环境相融而成。这一点区别于晋商大院。晋商大院更加豪派坚固,但普遍缺乏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尤其种树少。大芦村始建设时,就规划出池塘,前水后山,讨个好风水。围着池塘种植的是荔枝树。村中种植樟树和梐木,除了以梐木来弥补“背后靠山”不足以外,其中还隐含了一种“笔(梐木)墨(村前池塘)文章(樟树)”的地理文化环境。树与古宅一样年龄,有两棵古香樟树,枝干粗壮,村子后面有七棵古梐树,站成北斗七星的图案。
劳氏古宅房屋密集,院院相连,形成许多狭长的通道和走廊。整体保存较好,原汁原味地展示着古宅最初的面貌。房屋大都起用着,里面依然生活着人家。古宅多为砖木结构,墙体多为里生外熟或上生下熟,即墙体外部或下部为砖窑烧过的火砖,墙体里面或上部为泥砖,这样既是为了使墙体外部可经受雨水的冲洗和墙体下部能坚固地承载房子的体重,也考虑了“火、木、土”的相生相克,同时也使房子具备了冬暖夏凉,下雨天不潮湿的优点。
地灵人杰的大芦村,人们富而思进,富而思学,历代村民都重教兴学。因此,其英才辈出,是远近闻名的官宦之家、文化之家,仅明、清就培育出县、府儒学和国子监文武生员112人,47人出仕做官,78人次获得明、清历代王朝封赠。
大芦村又是广西楹联第一村。据不完全统计,创作于明清时期并流传下来的楹联共有300余副,这些对联世代承传,沿用至今,而且古宅中人逢年过节或遇喜事庆典,总是用红纸将这些传世楹联重新书写,并郑重地贴在固定的位置上,几百年来从不更改。 如祖屋大门上的对联:武阳世泽,江左家风。东园别墅大门上的对联:书田种粟,心地栽兰。这些四字联风格简约,指向明晰。尽显一派大家风范。
苏村位于灵山县石塘镇西面。村边竖着一块石碑,上书苏三娘故里。旁边有一棵巨大的相思树,树根处立一块碑“苏三公之墓”,是苏三娘的老公安息于此。苏三娘是太平天国的女杰。但苏村的出名却是因其特色古建筑群,即岭南风格的镬耳楼。苏村现存明清建筑15个群落,分属苏、丁、刘、陈、杨、卢、张氏物业,这些建筑中以刘氏祖居规模最大。大理石门,大理石地面,屋檐雕刻着莲花瓣,屋内有石浮雕,石马,金鱼池等。它们建于清朝初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沿院内砖梯上到房顶,以最佳的视角欣赏一排排造型独特的童子瓦结构的镬耳楼。这些具有优美线条的房屋,不是有钱就能建的,得至少四品官以上,才有资格修建。刘家正好是四品,所以就大张旗鼓地建起这一座座镬耳楼。镬耳楼顾名思义,房屋上部就像镬的两只提把手。鼎、镬,都是一定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除却这些人为附丽,镬耳本身就具有相当的美,并充满了动感,仿佛哪天有巨人可以提起房屋的两只耳朵奔跑。
“灵山人遗址”寻根 马鞍山,位于灵山县城东北4公里处的三海乡梓崇村,与六峰山一样,是喀斯特孤峰,兀自突起在大地之上,四周是平展展的田野。其因形似马鞍而得名。
如今的马鞍山,已不再是单纯的一座石山,而是灵山人遗址保护处。1960年,这里发现了距今2万到11万年的古人类化石,被考古界命名为灵山人。洞口在山的脚下。进入洞中,就会看到洞内有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和石笋,非常漂亮壮观。灵山人的化石就发现于此。
远古时的灵山人,他们居住在天然的洞穴里,遮风挡雨,躲避野兽。洞内有一酷似女性乳房的岩石,浑圆饱满,约两米高,距洞顶有一尺多,仍然有细小的水滴落下。而这只巨乳表面,隐藏着一位白衣女神,她呈下八字张开双臂,喇叭状的长裙拖曳到地。钟乳石生长缓慢,几百年或上千年才生长一厘米,这只布满筋络的乳房,最初已见证过古灵山人,它包含着时间丰厚的记忆,也令人联想到母仪的光辉。 灵山县的少数民族很少,基本就是汉族人的聚居地。据说灵山人大都是由广东或中原迁移过来的。也许是得于这里阴柔的山水造化,灵山人连长相也被独特的地理气候雕刻成一种“灵山模式”。脸型大都瘦俏,眼睛大,鼻翼明显,嘴巴略大而厚。
山水之宠 明清以来,各地都时兴以本地的风景名胜,排比出一地的八景、十景等,灵山也不例外。前人曾将六峰山、三海岩、环秀桥、乌江(鸣珂江)、松柏岭、砂石井、罗阳山、绿芦山,评为“灵山八景”,并分别雅称为:石六锦屏,三海风云,西桥环秀,乌江玉带,北岭松琴,石井香泉,罗阳仙迹,绿芦烟雨。除此前人说的“八景”外,灵山还有穿镜岩,文笔峰,龙武山,灵东水库,钟秀岩,仙女岩,钦州古城遗址,泗峡坳等。县境地貌以丘陵为主,属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余脉。境内大小河流136条,没有外来过境河流,全属于水源始发地之河流。
三海岩,位于县城西凤凰山下,与六峰山百米之隔,以摩崖石刻著名,共留下140多处,年代上至宋朝,下至民国。主要有岳飞次子岳霖《过灵山述怀》七律诗,明朝工部尚书胡松《题月岩》五言诗和兵部侍郎郭巩《游三海岩》七律诗等。这些题刻或在洞口上方、两侧,或在洞内两壁,洞顶壁等处,大字、小字,草书、行楷,挥洒自如,大都是借景抒怀。岩洞前后贯通,南北深60米,高30多米,东西宽45米。之所以称三海岩,是宋朝的钦州刺史陶弼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五月,在游览六峰山后,余兴未尽,探秘凤凰山,发现此洞,见岩内有岩,钟乳石光怪陆离,其中又附螺蚌,猜测是上古时期海变而成,遂命名三海岩,取其沧海桑田三变之意。他题诗一首:“灵邑西岩古洞天,我来方信海为田。无名不入州图载,有路空闻野老传。此日登山人采蚌,当时饮马客留钱。颜公曾记麻姑说,三变沧桑事果然。”明朝时,有人将陶弼题诗刻于月岩洞东壁,至今仍保存完好。
三海岩就在灵山中学内。进入灵山中学,穿过宿舍操场,向后走,便看到一个宽大的洞口。洞口前有两棵高耸的松树,它们突然失了态似的,向对方倾斜靠拢,形成一个“人”字。从这个“人”字下走过,到达岩洞。洞口上方有清人周士旦题写的“灵山第一”四个楷书大字石刻。两侧有联:“六月无三伏,一朝有四时。”三海岩素以冬暖夏凉著称。12月进去,里面温暖干爽,周身舒坦。洞内向上还有洞,光不可测,只听得叽叽的蝙蝠在上面,地面有无数的蝙蝠排泄物。这些蝙蝠,居住环境也堪称五星级了。洞内但凡平一点的石壁处便有石刻题字,官人游览后题刻的居多。
西桥环秀位于县城西侧六峰山下的钦江上,是钦江、鸣珂江、大潮江汇合处。大潮江先并入鸣珂江,然后鸣珂江再汇入钦江,三江并流,最终合成一条江向钦州流去。这些江其实就是河,树影山影都收在其中。灵山人沿江而坐,品茶喝酒。前些年在江上修了风雨桥,一座带顶的桥,两侧有木条坐椅,灵山人过江便风雨无阻了。
烟墩大鼓 烟墩大鼓已有300多年历史,一般只在春节期间敲响,意在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大吉大利。大鼓均为纯手工制作,樟木鼓身,生牛皮蒙面,四圈用竹蔑上下箍得紧紧的,呈蕉蕾形,最高的有2.5米,口径1.8米,重350公斤。一般都用完整的樟木头掏空制成,现全镇内保存有300多面烟墩大鼓。
灵山现存最早的鼓是灵山型铜鼓,县博物馆里珍藏有24面,时代上限可能是东汉,下限可能是唐。收藏的其中一面,青铜,青绿色,无任何锈迹。直径70厘米,高42厘米,重31公斤。体型凝重精巧,鼓面、鼓身遍布精细的花纹图案。鼓面边缘铸六蛙,单蛙与累蛙相间,等距环列,逆时针走向。鼓足有双鸟并立,头向下。
据史载,夏禹铸造的“九鼎”为青铜铸成,被视为国宝,以及称霸信物。又据史载,南方古代各民族首领“欲相攻击,鸣此鼓集队,到者如云”,“有鼓者称为都老”。由此可知,铜鼓是统治权力的象征,与“九鼎”有相同之处。铜鼓的用途在历史上曾用于祭祀、战阵、集会、娱乐活动以及贮藏财货和作陪葬品等,也见于赏赐有功者和进贡朝廷的记载。其不仅是一种特殊的乐器,而且还是一种掌握在古代南方贵族手中象征权力的重器。铜鼓是中国南方古代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对于研究南方民族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灵山县是铜鼓出土的重点地区,为“铜鼓之乡”。
奢华的青铜鼓声随着历史的云烟早已远去,而樟木质鼓声却在灵山县的民间存活下来。 跳岭头是灵山县的一种祭祀性的民间歌舞,流行全县。每年的农历八、九月间,是跳岭头活动的时节。一般每个乡有固定的演出点,每个演出点有固定的日期,称为“岭头”(节日)。表演内容多为祈祷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驱邪捉鬼等。表演时,艺人头戴面具,身穿戏服,手执刀斧。表演程式有开坛,点将,跳三师,跳四帅,走大江,咏古,最后是捉蛤精。乐器有象鼓,高边锣,马锣。白天演出开坛,点将;晚上演出跳三师,跳四帅,走大江,咏古等;到翌日晨捉蛤精结束。通常是四个敲锣的,一个打鼓的,八个跳岭头的。敲锣打鼓的是老年人,跳岭头的多是年轻小伙子。夜幕刚刚降临,山脚草地上燃起两堆篝火,锣鼓声响起时,先是一个人出场,比划几下转移到场地中央,然后第二个,第三个。跳岭头有些人神共娱的味道,而丰塘炮期却尽是人的欢喜了。灵山县丰塘镇的“炮期”已有300多年历史,是该地区承传下来的民间节日。这一天,以此日的农历号定做彩炮个数,以做炮、祭炮、放炮活动贯穿主线,故名“炮期”。初八平岭,初九沙塘,初十华龙……全镇各村在正月里(除丰塘社区的“炮期”系农历五月十三外)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炮期”,每年一次。这一天,除放炮外,还要进行龙狮表演,其他还有篮球、对弈、猜迷、唱戏、斗鸡、拔河等活动。“炮期”还是村里兴办大小事务约定俗成的大好日子。届时,常年在外从政、经商和务工的人纷纷回到故里与亲人共度美好时光,是人齐办事的好时机。而这一天也叫做吃庙,家家都会置办酒席,只要有熟人带,随便去哪家吃都行,所以常常有主人不认识的客人,而客人和客人也多不认识。人们只管充分享受这欢乐的日子。这是一个村庄自己的节日和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