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50|回复: 0

我县致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城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4 11: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县位于广西南部,处于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金三角”扇形的中心,北部湾的后腹地,县城距广西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玉林市、贵港市均为100多公里,与六市形成了“1个半小时”经济圈,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地缘优势。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全县自然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花岗岩、石炭岩、大理石、石膏、铀、锌、铁、锰等30多种矿产资源。水果、茶叶、冬菜远近闻名,水果种植面积、水果产量居全国第5位,广西第一位。冬菜产量广西第一位,茶叶种植面积广西第四位、产量广西第一位。我县出产的荔枝以品种多、质量优而享誉海内外。全县奶水牛存栏量、奶产量稳居广西各县(区)首位。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致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城市。

宜居:打造新型城镇

  基础设施建设力推城镇化水平提升。近年来,我县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和人民群众居住水平,积极探索市政公用设施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多方集聚资金15亿元,不断提升城镇综合功能,加强道路、供水、燃气、市场、园林绿化、污水垃圾、江岸河堤整治等市政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其中,以招商引资和采取BT、BOT方式建设市场、管道燃气、弱电管网、道路、公厕、污水处理设施,宾馆酒店资金达6亿多元,新建街道15公里,新建市场5个,新建垃圾中转站4个,新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各1座,新建保障性住房5056套,新增绿地20万平方米,新增供水管网25公里等,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提高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质量。

扩城纳容:改旧建新,城区规模不断扩大

  在“十二五”收官之年,县委县政府借第“十三五”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全面重新布局县城,大力做好旧区改造、新区开发工作,目前城镇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以来重点抓好六峰宾馆、人武部、竹园村等一批旧城改造项目的推进,抓好城南(荔香大道)片区、城北(城北大道)片区、江北新城、十里工业区、东边塘新区、教育新区等新区的规划建设。十二五”期末,我县城镇化率达到44%,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3.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68个百分点;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常住人口达到70平方公里75万人,比“十一五”期末增加30.75平方公里、29.1万人,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和常住人口达到25平方公里26万人,比“十一五”期末增加7.8平方公里、8.45万人,迈入了中等城市行列。   
  未来三至五年,我县将全面建设、升级改造县城沿江两岸,打通道路,疏导交通,着力打造宜居灵山。

宜商:优质环境贴心服务引君来

  “亲商、安商、富商”。我县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紧紧围绕重点项目推进,强化专人、驻点跟踪服务,随时掌握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加以解决。要健全重大项目联合审批制度,畅通审批“绿色通道”。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实现政银企“无缝”对接,协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2015年我县紧紧围绕16个储备项目以及新医药及生物、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新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招商推介洽谈活动,着力引进制鞋、纺织、木材、药材、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垃圾焚烧发电等实力强、关联度大的龙头企业和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集群落户,全年争取引进到位内资116亿元、外资4820万美元,分别增长7%和8%,全县招商引资环境呈现良好态势。
  “产城联动”示范区建设显成效。我县重点抓好总投资36亿元六和产城联动城市综合体项目和陆屋临港产业园陆阳新城建设,打造自治区级“产城联动示范园区”。着力抓好商贸业,全面启动电子商务产业建设,重点推进灵山大型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二期工程建设,抓好浙商国际商贸城、现代物流中心、机动车交易市场等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房地产业。在抓好重大房地产项目续建的同时,积极推进金元国际、金城国际、湘桂盛天名城、泰禾凯旋广场、正元山水荔城、华兴城市春天等项目的开工建设。
  除此之外,我县探索创新镇域工业小区开发模式,加快推进武利、伯劳、三隆、沙坪、石塘等5个市级镇工业园开发建设,引进一批“短平快”中小项目入驻,打造镇域特色工业。加大对重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培优扶强骨干企业。
  产业联动、特色农业健康发展。我县2014年粮食播种面积117.75万亩,总产41.19万吨。那隆粮食储备中心库已进入仓库建设阶段。近年来,我县大力扶持园丰牧业、龙三钱、宇峰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辐射带动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水果总面积达到109.6万亩,产量达到67.1万吨;茶叶、蚕桑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新植优质茶1604亩,老茶园改造1000多亩;新植桑树2871亩,蚕茧产量925吨;新建了7个标准化奶水牛规模养殖场;养蛇存栏225万条,产值达到8亿元,生态养蛇致富经验在全国性会议上得到重点介绍推广;梅花鹿试养取得新突破,驯养梅花鹿1000多头。

宜游:打造精品灵山旅游

  我县物华天宝,风光秀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广西优秀旅游县”。而灵山荔枝节、灵山春茶节、灵山烟墩大鼓、灵山跳岭头、丰塘炮期等农事民俗节庆尤为著名,这些节庆以其独特的民俗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它独有的神韵,长盛不衰。近年来,我县加大力度做好传统村落的挖掘和保护,争取创建具有灵山特色的旅游名城。
  目前,我县境内主要的旅游景点有:烟霞山、灵山精品茶园、龙武山庄、六峰山、灵山古荔树、大芦村、灵山东湖等。
  烟霞山古树参天、满眼碧绿。烟霞山景区位于钦州我县北部烟墩镇,距离广西首府南宁市区100公里,地理优势明显。景区以丹霞地貌为主体,旅游资源较丰富、旅游资源品质较好,特产丰富,素有“荔枝之乡”之称,景区内具有“烟墩大鼓”:“跳岭头”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较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满山遍野的荔枝林与独特的民俗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较好的旅游市场开发前景和吸引力。
  灵山精品茶园梯田层叠、接天连片。我县拥有500多年茶叶生产历史的,以香高、味浓、耐泡而闻名。目前,全县拥有茶园面积6万多亩,年产干茶6000多吨,主要产品有红茶、红碎茶、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等。绿茶产品主要有“毛峰绿茶”、“曲毫绿茶”、“直条绿茶”。绿茶和茉莉花茶被列为广西特色产品。已注册商标有“白蕾”牌、“安畅”牌、“高骏”牌、“石鸥山”牌。灵山精品茶园有广西正久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基地(陆屋镇王猛茶园)、灵山县益多茶业专业合作社茶叶基地(石塘镇俄境茶园)、灵山县桂灵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基地(平南镇驾马茶园)。每到采茶时,微风吹来,茶香芬芳,韵味悠长,让人心旷神怡。碧螺春、毛峰、松针、龙井茶、乌龙茶、工夫红茶等,作为广西第一产茶大县,我县2010-2011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
  龙武山庄建于清末民初,历100余年却保存完整的独具桂南农耕文化的古碉楼,所有房屋建筑均为砖墙瓦顶,保持着浓郁的乡风民俗。龙武山庄的最高建筑是四周各一个炮楼,攻防兼备,相辅相成,演绎着灵山“古韵家园”。
  六峰山位于县城内,在宋代就享有“人寰胜地”的美誉,拥有着岭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是国家3A景区。登上六峰山顶,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触,在这里可以将整座县城尽收眼底。景区内的北帝庙有着六百多年历史,在民间流传着“有求必应”,至今香火鼎盛。三海岩以摩岩石刻闻名,遗存下岳飞之子岳霖、抗日名将蒋光鼐等历代前贤墨客摩崖石刻300多幅的粤西胜景“三海岩”。
  灵山古荔树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新圩镇邓家村千年古荔园有着华南香荔“始祖”,依然老树开花、硕果累累。
  大芦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西楹联第一村”,广西三个著名古村(镇)之一,距离县城3.8公里,具有民宅建筑古老、文化内容丰富、古树参天、生态环境良好这四个特点。大芦村古村由九个建筑群落组成,始建于明、清两个朝代,建筑面积达22万多平方米。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感受中国浓蕴的文化气息,感受那饱经300多年沧桑,却依然绽放的楹联文化。
  灵山东湖风景秀丽。灵东水库又称“东湖”,位于县城东14公里,水域面积达800多万平方米的东湖烟波淼淼、风景如画。在号称灵山第一峰的罗阳山翠峦环抱中,高山出平湖,水色湛蓝,似是一面明镜。丽日中天,云彩,远山、渔岛、荔圆、蕉临倒影,景象常新,叹为观止;早晚间薰风偶送,微波敛艳,野鹤飞舞,叉湾深处苍山绿野间农间袅袅炊烟溢出,诗情画意,难以言表。到东湖旅游的最好时节是夏秋间。(胡有校)
  核发:王海云  发布:张洲

   来源:灵山县电子政务信息中心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45072102000519 )

GMT+8, 2025-2-6 07:47 , Processed in 0.08761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