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烟墩镇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镇情,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主攻工业、城镇建设、农业、旅游业等各项重点工作,有力的推动了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较好的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五年来,全镇财政收入由1020万元增长到21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560元提高到8410元,固定资产投资由2.3亿元更新到1.4亿元,财税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进度连续五年在全县率先提前超额完成。
工业经济强劲发展。该镇坚持“工业兴镇”的发展思路不动摇,突出工业发展主导地位,“十二五”期间,积极寻找发展机遇,拓宽发展路径。一是招商引资有力推进。坚持以建强企业载体为龙头,充分发挥交通和能人优势,着力内引外培,通过强化领导、硬化措施、优化服务和组织实施凤还巢工程,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税源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五年来共完成招商引资50多个,烟墩新城区、烟霞山景区、古榕小区、华兴工艺厂、华威木衣架家居厂等共引进资金五亿多,截至目前,大部分的项目都进行开工建设;二是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投资50万元完善镇计生服务大厅项目建设;完成镇区电力线路改造和杆线搬迁工程;提出整合提升传统竹编产业建设烟墩竹编城的思路并致力推进,目前烟墩竹编城已进驻华威出口木衣架厂、华兴竹编厂两个企业,计划投资均为2600万元,现已完成了土地的平整,正在进行厂房建设;争取上级支持,由中茶集团投资建设广西灵瓯茶叶科技有限公司,让石瓯山3000多亩荒废多年的高山云雾茶迎来开发利用“第二春”,预计明年可实现投产;发挥交通优势,促进烟墩新城区的建成使用和古榕小区的扩城促商,发起“烟墩商贸”经济新概念;投资15000万元的古榕小区一期用地30亩已进入“招拍挂”阶段;投资950万元的“一江两岸”项目正顺利推进,预计明年年中可竣工;占地81亩的烟墩物流城已由自治区下达用地指标;三是优化发展环境,为企业排忧解难。烟墩镇通过全面深化对各个企业项目的服务,有效帮助企业解决了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了各个企业项目的顺利推进,为烟墩镇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一是城镇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占地79亩的烟墩镇新城区作为于2011年作为县的重大项目工程,是目前全市最大的乡镇新开发区之一,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目前已按统一标高统一建设完成了工程,并已投入使用,扩大了烟墩城区面积,极大的繁荣了烟墩商贸经济的发展;二是投资950万元的烟墩南蛇江一江两岸景观性防洪堤建设项目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投资400万元的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二期也已经进入实地施工阶段;投资15000万元的古榕小区一期征地工作已完成,进入“招拍挂”阶段;三是进一步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逐步完善了环江路接口等集镇内多处脏、烂、差建设盲点,集镇内大街小巷都实现了硬底化,改变了烟墩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局面;同时完成街道绿化640多棵,新发放居民垃圾收集桶1000多个,对城镇范围内的摊点和“五乱”现象加强了整治和管理,镇容镇貌进一步改善。四是“美丽烟墩.清洁乡村”工作成效显著,该项工作虽在活动初期稍有被动落后,经过集中整改,每村安装了“美丽之声”高音喇叭,制作了专门的活动专栏和五条以上的固定标语,配备了人力三轮车、拉斗车、电动车共三辆垃圾运输车,每村都建立完善了活动运行的长效机制,全镇建立了17座大型垃圾焚烧炉,“美丽烟墩”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镇容镇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去年、今年共三次全市清洁集镇、“四清”评比活动中均排在全市前四名的好成绩,均获得流动红旗。
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调整。积极实施“强农稳镇”战略,推动“扩规模创基地特色农业工程”。一是加强村级经济管理。认真贯彻“村财镇理、村帐镇管”制度,加强了对村级集体经济的规范和管理工作,2012年完成了全镇村级“三资”清产核资工作;二是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镇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农村“一事一议”项目,全镇通水泥路的自然村超过85%;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落到了实处,农业产业全面提升。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茶叶、莪术、中草药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四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以三岔益农黑豚养殖合作社、古榕中草药合作社、万达荔枝合作社和石瓯山高山云雾茶基地为示范幅射幅谢带动黑豚、竹鼠、中草药、茶叶等特色种养殖业不断发展,目前还增加了百香果、霸王花、皇帝柑、柑橘、砂糖橘等特色规模种植,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五是巩固发展传统竹编业,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全镇财税持续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旅游产业开始升温。提出了以声名远扬的“烟墩大鼓”和烟墩特色丹霞地貌相结合的人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思路,并成功引进南宁的老板签约投资1.2亿元开发烟墩丹霞地貌,成功开创了烟墩旅游文化发展新纪元。目前现已建成游客步道7公里,完成农家乐饭店、旅馆一期工程、停车场、迎宾广场和第一期水体系建设,今年已经实现试运营。今年,在灵山县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活动中,烟墩镇列入灵山县“创特”的重点乡镇之一,烟墩镇的烟霞山风景区、石瓯山风景区、烟墩大鼓大型表演集散地等纳入了县整体发展规划范畴。龙塘村烟墩大鼓大型表演集散地已经开始着手动工,通往石瓯山茶场的道路已经完成了硬底化建设,示范园标准茶园的建设进一步扩大。随着烟霞山景区和烟墩大鼓的带动,前来烟墩旅游、调研、拍摄的人越来越多,烟墩旅游业大门正在逐渐打开。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年来,民生各项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镇21个行政村(社区)于2011年实现村村通,目前已经实现了85%以上的自然村通水泥路,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共完成767户群众的危房改造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每年都达到95%以上;社会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共建成幸福院12个、五保村14个,低保、五保、孤儿的供养工作顺利推进;新农保参保工作全面铺开;完成了6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完善全镇20个行政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为群众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无线电视覆盖率达100%;村级“农家书屋”实现20个村委全覆盖,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8个;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更新了部分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增加了教师公租廉租房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广大师生的教学、生活环境;“平安烟墩” 建设成效明显,全镇社会和谐稳定,凤山村委平山自然村“天网”建设得到了全国、自治区和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被誉为“广西天网第一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上了新台阶,五年来保持人口低生育水平,计生工作多次获得市、县先进单位。
基层党建进一步夯实。通过整合资源,全镇21个村(社区)至2013年底全部实现了“八个一”规范化建设;全面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大大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建成党建工作站4个并卓有成效运行,今年率先全覆盖高标准完成21个村(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有效指导各村党建工作开展和民情民意的收集、发现和及时解决。加大投入,统筹兼顾,完成了所有村的办公楼维修和形象提升,对各村残旧桌椅全面更新,为一站一中心配备了先进设施设备,选优配强了村干部,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规范、巩固、提升。
展望“十三五”,该镇将继续抓好项目落地的跟进、推动工作和抓好产业招商工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力以赴发展旅游业,加快推进烟霞山景区建设和龙塘村烟墩大鼓集散地、风情龙凤江风景点建设进度,整合六加梁氏古宅、施氏古宅、茅针田氏古宅、司练莫平凡故乡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壮大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科学规划镇村发展,建设宜居城镇;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通讯员)
核发:梁刚 发布:宁乃超 来源:灵山县电子政务信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