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条利用“手机号码实名认证”的诈骗短信惊现江湖,短信内容是这样的:“您好!根据国家实名制规定,你尾号261的号码需要更新实名登记,未登记将暂停主叫。点击t.cn/Rc***kV完成补登记,退订回T”。
“手机实名认证”竟是新骗术,点击链接下载的竟然是手机病毒!
用户若点击网址,则将自动跳转至“中国联通”APP下载页面,将名为a.privacy.emial.d的支付类木马病毒安装到手机。该病毒启动后可拦截用户短信,并将短信转发给指定号码,泄漏用户短信中的账户或密码,给手机安全构成威胁。
需要强调的是,国家要求落实手机实名验证是确有其事,而这个106***431的来信号码是通过伪基站模仿运营商官方号码,短信正文又准确指出该用户的手机尾号,极具欺骗性,用户一不留神就会上当。如何防范?请牢记以下三点:
我们不仅要对电信诈骗进行防范,
最最重要的,
要从源头上进行防范,
保护个人信息免遭泄露,
小编给你支几招
,与诈骗分子彻底say goodbye!
序号
001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
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验看登录的网址,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谨防钓鱼网站,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蜀黍提醒:在登录购物网站时要核实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审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讯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以防是钓鱼网站。
序号
002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等含个人信息的单据
快递单含有网购者的姓名、电话、住址,车票、机票上印有购票者姓名、身份证号,购物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不经意扔掉,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之前也发生过许多因随意丢弃快递单,反而引祸上门的情况。
蜀黍提醒:对于已经废弃的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一定要妥善处理好。
序号
003身份证复印件要写明用途
银行、移动或联通营业厅、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很多地方都需要留存你的身份证复印件,甚至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会将暂存在复印机硬件的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蜀黍提醒: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XX用于XX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序号
004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上投简历的方式找工作,而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有些公司在面试的时候会要求你填写一份所谓的“个人信息表”,上面要你的家庭关系说明、父母名字、个人电话住址、毕业学校(详细到小学)、证明人(甚至还有学校证明人)、身份证号。
蜀黍提醒:一般情况下,简历中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具体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序号
005不在微博、群聊中透漏个人信息
通过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和熟人互动时,有时会不自觉地说出或者标注对方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多网上伪装身份实施的诈骗,都是利用了这些地方泄露的信息。
蜀黍提醒:在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
序号
006微信不要加身份不明的好友
有些家长在朋友圈晒的孩子照片包含孩子姓名、就读学校、所住小区,有些人喜欢晒火车票、登机牌,却忘了将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等进行模糊处理,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个人信息泄露行为。此外,微信中“附近的人”这个设置,也经常被利用来看到他人的照片。
蜀黍提醒:晒照片时,一定要谨慎,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要通过设置分组来分享照片。
序号
007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
上网时经常会碰到各种网络“调查问卷”、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申请会员卡等活动,一般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蜀黍提醒:参与此类活动前,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序号
008免费WiFi易泄露隐私
在智能手机的网络设置中选择了WiFi(无线网络)自动连接功能,就会自动连接公共场所WiFi。但是,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
蜀黍提醒:在公共场所使用免费WiFi时,最好别进行炒股、转账和购物等操作,避免在公共网络中泄露自己的信用卡和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
电信诈骗,防不胜防也要防
治病还需治本
各位一定要从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入手
避免遭遇电信诈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