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雪在烧 于 2016-11-9 11:16 编辑
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上山砍柴,下田插秧,每天为养活家人拼命劳作。他亦是位朴素的匠人,大半辈子都在和木头打交道,双手化枯木为神工。他似乎一生都在追求一块钟情的木头,他就是52岁还在坚持制作烟墩大鼓的施绍汉。
“形状像不像蕉蕾?”灵山县烟墩镇六加村的施绍汉指着家门前一个一米高的庞然大物问。“这个就是烟墩大鼓,还有更大的,不过现在又大又好的木头越来难找了。”
△只要以手抵心,农民也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施绍汉说,他最近都在寻找直径2.2米、高度3米的优质圆木。虽然找到钟情的木头如同海底捞针,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制作世界上最大的烟墩大鼓。
△每一个烟墩大鼓都是施绍汉的独家记忆。
第一次见到烟墩大鼓的人,都会被其巨大的鼓身所吸引。人们很难想象这一庞然大物竟然是用一整条圆木制作而成。
△鼓面:每一张水牛皮都其其独一无为的纹路。
动用30多把工具,平均耗费9天时间,严格按照黄金比例,鼓皮要求薄且富有韧性的水牛皮,圆木至少要在池塘里浸泡一年以上……烟墩大鼓看似简单笨重,然而制作工序极其繁琐,过程从各方面考量着一个匠人的技艺和心智。
△一把斧头,一把凿子,一颗匠心。
如今,这项由明代后期演化而来的灵山民间技艺已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也面临着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
△小儿子施其缘制作的小版“烟墩大鼓”,年轻人对烟墩大鼓生产与发展的摸索。
烟墩大鼓第26代传承人施绍汉,一直用他的方式去守护着来自老祖宗的技艺。他育有两儿,儿子们在父亲的熏陶下,毅然选择了留在乡下跟父亲学习制作烟墩大鼓。
△世代相传而保留下来的制鼓工艺。
如今,初窥门径的大儿子施其亮已能独立制作大鼓,小儿子施其缘依然在努力摸索中。这几天,施其亮还代表全家去北京考察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走出大山的烟墩大鼓,不少人还上门拜师学艺。
△家就是工作棚,朴素而又温馨。
“有心学我就教,毕竟老祖宗的技艺不能没有传人。”面对前来拜师学艺的爱好者和村民,施绍汉几乎是来者不拒。“有学徒一年就学会了,但真想小有成就起码要十年,甚至更久。”
△凿鼓身:力与美的和谐共存。
他说,制作大鼓最难的步骤是制作鼓肚子,想凿好鼓肚子要如“文火慢炖好汤”,用上一个多月也是常有的事。凿法须讲究循序渐进,手用力稍微拿捏不准便容易凿破、割坏,鼓底洞稍微凿大了整面鼓便再也敲不响。
△制作大鼓无聊而又漫长,考验着匠人的技艺和心智。
△独创蝙蝠纹:寓意“五蝠(福)临门,四脚麒麟”。
“还有鼓脚上象征着‘五福临门’的蝙蝠纹,学会最短也要一年的时间,雕刻出来的蝙蝠纹越传神就越成功。”
△制鼓脚,在单调、反复的制作中不断雕磨。
△新春烟墩大鼓大赛。
如今,在施绍汉的带领下,村里已有几个人能够独立制作出合格的烟墩大鼓。今年,灵山县18个村一起把108面烟墩大鼓带到钦州市参加新春烟墩大鼓大赛,其中有73面大鼓出自绍汉的双手,村里的人亲切地称他为“鼓王”。
△不将就,是对品质的坚守。
上个月,有外地客商嗅出了烟墩大鼓的商机,想让施绍汉大规模制作烟墩大鼓,还想招募女演员在大鼓上面跳起肚皮舞。施绍汉为此翻来覆去睡不着。他说:“这是我们老祖宗手把手传下来的烟墩大鼓,要跳也是跳我们中国的传统舞蹈啊。”为此,施绍汉拒绝了客商。
周昌好/摄
烟墩大鼓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对于我们而言,不仅要把烟墩大鼓传承下去,还要将烟墩大鼓发扬广大,让更多人乐享烟墩大鼓的欢庆。
转载自:钦州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