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603|回复: 0

校园欺凌,不只是社会问题,同时也折射出父母教育的缺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8 10: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中,校园欺凌除了严重的肢体暴力之外,实际有更多隐蔽而普遍的“隐形欺凌”正发生着。
前几天,一位女儿刚上一年级的妈妈,就对我们透露说女儿遇到了“隐形欺凌”——
“在午托班,一个四年级的姐姐要求女儿给她买玩具,女儿不敢拒绝,回来问我要了钱。女儿拿钱到了学校后,却把钱给了同班另一个同学,后来要了两次,对方不肯还。”

1
不懂拒绝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培养”

看到这个妈妈的信息,我首先问她:在家里,你和其他大人,教育女儿的方式是怎样的?
是有意识去肯定她,鼓励她表达想法,还是直接告诉她怎么做才对,很少给她思考和选择机会呢?
为什么我不直接回答问题,反问这个问题呢?

人际中比较退缩、不敢拒绝的孩子,在家庭中通常被家长要求“听话”。

不从根源上找到方向,只帮孩子解决这件事,无法让孩子学到经验,更让家长错误的教育恶化下去。
妈妈说:我们经常告诉她要怎么做,有时她不乐意,我们也会想办法,让她最终听我们的话。
幼年,孩子是从大人的回应和引导中形成信念、规范行为的。
当孩子一开始表达“我想、我要”时,大人却不断告诉他:不行!不好!要这样、要那样!
孩子学会的是什么?
大部分孩子,非常渴望来自家长的认同,会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强迫自己“认同”家长:妈妈说不行!爸爸说不好!
久而久之,孩子内在的自我就被忽略和压抑。
当他在外面遇到比自己强大的人,告诉他:听我的!
尽管感觉不舒适,但他已经不懂如何表达自己,更别谈拒绝了。
我建议妈妈:从这件事开始,重视女儿自我意识的培养,多关注她的感觉,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想法。


2
任何时候,记得听听孩子的声音
清晰孩子“问题”背后的根源后,再来思考怎么处理事件。
妈妈的疑问主要是两个:
首先,女儿答应给四年级姐姐买的东西,还没买,“履行承诺”还是拒绝?
其次,不肯把钱还给女儿的同学,是就这样算了,还是一定要回来?
这位妈妈提出的问题,有两个特点:
首先,只有两种选择,非此即彼;其次,只有大人的想法,没考虑孩子的声音。
我建议妈妈:找个放松的时间,跟女儿聊聊这件事。
例如:那个四年级的姐姐让你买礼物,你感觉是很开心呢,还是有压力但不敢拒绝?
如果女儿很开心,可能那是同伴互动的方式,只是不够恰当。可以引导她:除了买礼物之外,还有其他什么方式来表达友爱呢?
如果女儿是压力之下不敢拒绝,跟她沟通一下“自我表达”的话题:以前爸爸妈妈很少主动听你的想法。妈妈现在了解到,每个人都需要首先尊重自己。
让女儿懂得:如果有人的言语或者行为,让我觉得不舒适,坦诚告诉对方——对不起,我不愿这样做。
李雪在《怎样的孩子,会被霸凌和性侵?》一文中分析:
选择霸凌对象,通常不是一步到位的。极少第一次侵害就下狠手,而是一步步试探,确认对方害怕,面对自己是弱者。
当孩子面临来自他人的不舒适言行,能够坚定直接,传递出“我不怕你,也不允许你这样对我”的信息,对方往往就会住手。
困局是:孩子在家里,都不被允许表达看法,家长亲手把孩子感觉和意志给压下去了,又怎样指望孩子面临外界威胁时,坚定表达自己呢?
我建议妈妈:给女儿示范怎么表达坚定,但不要求女儿立马做到。
经女儿同意,可以帮女儿处理——要么换女儿认为更舒适的方式表达友好;要么正向地跟姐姐的父母做一次正向积极的沟通。
是否要回同桌不肯还的钱,原则和方法是一致的:任何时候,都要记得听听孩子的声音。


3
除了讨回公道,还能做什么?

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 “威胁”时,立即进入“母鸡护雏”的状态:
竟然有人欺负我孩子!
孩子,别怕,妈妈给你讨回公道!
别人欺负你,你就不知道还回去啊?
前段时间热传的《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一文,是一个母亲在儿子面临校园欺凌后,分享自己为孩子“讨回公道”的努力:
跟校方交涉,希望得到公平说法;
和霸凌者家长对话;
面谈施暴学生。
这位深爱孩子的妈妈,希望通过努力,让孩子感受到:妈妈会帮我讨回公道。
除了讨回公道之外,更首要的是:尽快舒缓和抚平孩子已产生的心灵创伤。
其实,更长期的做法,是思考——我以后给孩子怎样的支持,才能让他面临不公,有勇气保护自己、坚定说不?
如何养育,可以培养有勇气保护自己、坚定说不的孩子呢?

首先,清晰爱的界限
真正的爱和尊重,对方感受到的会是轻松、开心。任何让你感到不舒适仍强行去做的行为,都可理解为“侵犯”。
比如,很多人见到孩子,不管孩子是否愿意,都强行拥抱或亲吻。但家长会告诉孩子:人家这是喜欢你的表达哦!
唯独,忽略了孩子的感觉。
甚至很多家长,自己也不懂爱的界限,经常侵犯孩子的意志。
我妹妹家老大刚会走时,经常被各种叔叔、爷爷强行抱走。妹妹告诉他们: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对方嗤之以鼻,觉得矫情。
妹妹只能告诉孩子:你可以告诉他们,我不喜欢你这样做!
小家伙再被怪叔叔爷爷强抱时,来不及说“不”的话,就利索伸出小手抓对方的脸。
就这样,小家伙学会了捍卫自己的界限。

很多人会觉得,这会让别人觉得没教养啊!
拜托,实际是这些大人没“教养”在先!
另外,别人的评价更重要,还是孩子的成长更重要?
其次,学会欣赏而非批判
中国家长,最擅长的就是讲道理。
而“道理”往往就自带评判:

女孩子怎么疯疯癫癫?文静一点!
男孩子哭哭啼啼像什么?勇敢一点!
穿那么少会冻到,换个外套!

都是“为了你好”,却都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感受,更剥夺了孩子尝试和体验的空间。

幸福有一个简单有效的工具:肯定的341法则。
所谓肯定,其中关键的因素就是——如实反馈。
孩子摔跤了,如实反馈是:妈妈看到你摔倒了,疼吗?
而评判的做法是:你看你,干嘛不小心一点呢?
孩子考砸了回家,如实反馈是:看起来你有些难过,可以聊聊吗?而评判却是:你怎么搞的?退步了啊!


幸福寄语

孩子被欺凌,看似主要是来源于外部,却与家长的教育的点滴紧密相关。

除了推动环境改变之外,父母还要思考:我给孩子的是力量支持,还是压抑和否定?

如果是后者,家长本身也是孩子情绪的“施暴者”,又怎能寄希望于外界给孩子善意的对待呢?

做一个清晰爱的界限、懂得欣赏而不评判的家长,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和耐心。

收获也必然是极大的——深刻的自我成长,充满爱和力量的教育智慧。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 )

GMT+8, 2024-5-12 03:10 , Processed in 0.09581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