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008|回复: 0

[回顾2017·展望2018]扶贫劲风吹荔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8 15: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行走在烟墩镇茅针村,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新建小康房掩映在青山绿树之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富民产业落地生根,一股扶贫劲风直吹荔乡,一幅美丽画卷映入眼帘,这就是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带来的可喜变化。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角吹响,一场集人力、物力、财力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在灵山大地打响,各级干部、各地群众、各界社会力量投身扶贫攻坚,精准扶贫事业如火如荼,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2017年,我县21个贫困村摘帽,3395户16448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道路上迈出了整齐划一的“铿锵步伐”。
聚力攻坚拔穷根
  “灵山立足县情,精准施策,多渠道多举措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目前已做好2018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456万元的分配方案和项目计划,并报备自治区;其中:扶贫对象发展产业以奖代补项目952万元,贫困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4638万元。”县委书记曾智在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说。
  我县着力解决发展最突出、民生最迫切、群众最期盼的问题,努力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下功夫、求实效。2017年,我县财政扶贫资金投入25964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24912万元,整合其他涉农资金投入1052万元。去年,我县下达第一批屯级道路基础设施硬化项目171个共131.55公里,覆盖66个贫困村,总投资4215万元;第二批1亿国债基础设施项目246个,覆盖121个贫困村,现已全部竣工。
  我县推行资源开发、资产盘活、产业带动、服务创收、物业租赁、乡村旅游、村民联动、社村共建、社会帮扶等10种模式,发展光伏扶贫、旅游扶贫、土地营运、林地承包等产业,不断增强贫困村村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实现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2017年以来,我县下达了3批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财政资金投入2124.77万元;光伏发电项目扶贫18个村19批次项目,资金投入512万元;佛子镇元眼村、新圩镇蒙塘村整合资金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增收,去年,我县农民人均收入11777元,农村贫困面貌发生了大转变。
产业扶贫谋富路
  县长刘钦介绍说:“灵山创新1+3帮扶方式,围绕贫困户,采用产业奖补、企业帮扶、单位帮扶,积极构建产业基地,推动村企共建大扶贫产业格局,多种形式实现扶贫产业双赢发展。”
  2017年,我县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196.756万元,推行以奖代补补助方式扶持9800户贫困户和3家经营主体发展家禽养殖、养猪、养牛、柑桔等水果种植、甘蔗种植、茶叶种植等共21个产业项目,带动贫困人口增收4795万元。
  “我们农户自己搭棚,园丰公司采用记账的方式免费提供猪苗、饲料、兽药,并提供免费的技术服务,去年我出了两栏肉猪,每栏500多头,每头猪利润150元左右,相当于一头猪一天得1元。”陆屋镇罗屋坪村养猪大户张叔对养殖保价猪充满信心,这是龙头企业园丰公司保价猪给贫困户带来利好的一个缩影。园丰公司是“广西扶贫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以“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合同饲养”的经营模式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保证了养殖户有最低利润。去年以来,园丰公司共为200多贫困户提供5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户均2.5万元。公司还与贫困户签订扶贫小额贷款托管协议,帮扶400户贫困户每户年收益4000元。
  伯劳镇采取“贫困户+合作社+基地+公司+互联网”模式,推进“四大扶贫示范园+四大扶贫示范基地+一个长廊”(四园四基地一长廊)扶贫产业开发。去年覆盖农户4500户22700多人,其中贫困户563户,贫困人口2542人,占伯劳镇“十三五”贫困户的50%。2017年,我县共有24个龙头企业帮扶贫困村23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08个、家庭农场234个。平山镇华登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檀圩镇宇峰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锋丽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等3家经营主体通过小额信贷资金托管、劳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135户,获得产业奖补26.455万元。
扶贫春风暧民心
  “感谢县政府搭建招聘平台,让我找到了好的工作。”丰塘镇贫困户陆二哥兴奋地说。2月24日,灵山举行“春风行动”活动暨企业用工大型招聘会。130多家县内外企业提供岗位(工种)900多个,当天初步达成就业意向7500多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12人。2017年,我县共举办“春风行动”活动公共服务企业招聘会7场,组织南宁富士康、钦州高新区企业、十里工业园企业等200多家企业招聘各种人才,提供岗位25300多个,招聘人数3万多人,为15002人提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其中4017人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帮扶448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实现跨省转移就业。同时,我县加大教育扶持资助力度,去年为13369个贫困户子女学生100%获得教育资助,受助资金1146.75万元。
  我县以建设“健康灵山”为目标,完善扶救保障机制、强化扶贫服务管理、开通救治绿色通道等措施,稳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我县23家医疗机构推行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结算等惠民政策,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便民惠民服务,对全县100%贫困人口进行签约服务。去年,我县有效救治九种大病55 例,医治白内障患者32例。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生动实践,正改写着群众脱离贫困的历史。2017年,我县农村低保户23784户76802人,发放低保金1386.33万元,其中扶贫对象35741人,发放低保金645.04万元,占全县农村低保户46.54%。贫困户移民搬迁安置了陆屋镇临港工业园新光片区104套、文利镇升安村35套,解决了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灵山县政府网)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45072102000519 )

GMT+8, 2025-2-3 16:48 , Processed in 0.08778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