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的联手相助
耒阳市微阳公益协会负责人黎凤兰得知消息之后,马上组织志愿者为韦秀珍送来了被套、食物、棉衣及洗漱用品,爱心人士还搬来了一张床让韦秀珍暂时居住,将韦秀珍照顾得无微不至。
随后,黎凤兰又积极发动同仁帮忙寻找她的家人,衡阳市义工协会、广西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广西灵山县仁爱公益协会……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他们联系了广西横县多个乡政府和派出所,寻找韦秀珍的亲人。
11月4日,广西志愿者终于在横县马山乡双桥村找到了韦秀珍的弟弟,从她弟弟那里获得了韦秀珍在桂林的女儿李燕的联系方式。李燕得知消息后很是激动,表示会尽快接母亲回家。
“一波三折”的认亲
12月5日,正逢国际志愿者日,在广西志愿者和衡阳义工联志愿者的帮助下,李燕带着给母亲新买的棉衣和棉鞋来到了耒阳,“都不用做DNA比对了,她们长得简直一模一样!”在场有志愿者惊叹道。
再次见到母亲,李燕显得很高兴,她刚准备冲上去一把抱住母亲,可是韦秀珍却拒绝了她,“这不是我的女儿。”韦秀珍冷冷地说。在韦秀珍的记忆里,女儿的形象始终是那个胖胖的小女孩,跟眼前的大姑娘完全挂不上钩,“虽然她在我5岁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但是这养育之恩我是不会忘记的,她就是我妈妈。”李燕难过地说。
看着李燕难过的面容,黎凤兰也感同身受,她开始与韦秀珍交流起来,引导她回想29年前和女儿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李燕也在一旁叙说着小时候住的房子、爷爷奶奶、亲戚朋友、小时候的趣事、李燕身上因小时候调皮留下的疤痕等。经过两小时的沟通,韦秀珍慢慢回忆起了以前的往事,母女俩也开始有说有笑起来。韦秀珍也终于愿意跟李燕回家了。
临别在即,韦秀珍依依不舍地与这些悉心照顾了她好几天的志愿者挥手道别,李燕也抱着黎凤兰说:“虽然只是萍水相逢,但是你们的大恩大德我永远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