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天_YGXQ 于 2019-9-26 00:09 编辑
本报讯(记者陆铭通讯员周达妮)“你拿着验收牌和我站在这里,看着那个拍照的人。”在灵山县烟墩镇佳平村龙家井村陆英旺的田地里,验收工作组顶着烈日,正在对其申报的特色产业进行验收。骄阳似火,验收工作组戴着草帽,眼睛眯成线,衣服被汗水浸透,这是今年烟墩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镇、村干部开展特色产业验收工作的真实写照。 烟墩镇通过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领取奖补,得到启动资金,激励和扶持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结合实际,该镇合理调整验收部署,有利于贫困户合理安排全年的生产,最大化享受以奖代补政策带来的实惠。核验组入户核实是否符合奖补标准,对产业项目和数量逐一清点验收,并拍照、记录,做到产业地点真实、产业名称真实、产业规模数据真实。“为了完成好产业奖补验收,及时开展第三次产业验收,鞋子脏一点,衣服湿一点,身体累一点,皮肤晒黑一点,再苦再累都值得。让贫困户尽早领取到奖补,丝毫不能马虎。”古榕村第一书记陈辉说。 在开展产业验收的同时,农业、畜牧站专业技术人员也利用自身专业技术知识,在田间地头一对一指导贫困户高质量种养,宣传水稻预防稻飞虱和稻螟虫、柑橘预防黄龙病等病虫害防治知识。极大地感动了贫困户,他们纷纷称赞验收组。 据悉,今年以奖代补这项政策,烟墩镇直接带动730户贫困户种植荔枝、百香果和养殖鸡、鸭、蛇、牛等项目,目前已发到贫困户手上的补助资金共计179.3007万元。 来源:钦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