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8871|回复: 0

【70周年】辉煌70载 灵山农业农村大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30 22: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灵山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对农民实行种粮综合补贴、耕地地力保护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连年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W020190930572020156402.jpg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党中央的安排部署,灵山“三农”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农村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推进。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改革开放前,灵山的农业产业结构主要是以粮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
W020190930572020467427.jpg
  党的十八大以后,灵山从实际出发,深入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深入贯彻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狠抓区域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种植业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更趋合理。
  围绕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和市场竞争能力,做大培强水果、糖蔗、茶叶、蔬菜、中药材、苗木、凉粉草、奶水牛、生猪、香鸡等优势畜禽、名贵龟鳖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全县特色农业产业稳定健康发展。2018年,全县种植荔枝面积41.19万亩,产量12.85万吨,甘蔗面积25.7万亩,茶叶面积6.92万亩,蔬菜面积10.2万亩,木薯面积13.5万亩。截至目前,全县成功创建了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155个,其中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区2个、县级示范区5个、乡级示范园18个、村级示范点130个。
W020190930572020932764.jpg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灵山农业稳步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农产品提价、工农产品价格缩小,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逐年提高,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主要依靠人畜力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W020190930572021249754.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灵山粮食综合生产水平得到快速发展,2018年全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83.56万亩,同比增长1.02%。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10.32万亩,粮食产量38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3.92万亩,同比增长1.37%。随着党的农村政策和各项强农惠农措施的落实,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2016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6.65亿元,比上年增长8.14%,农民人均纯收入10955元,比上年增长37.16%;2017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349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13元;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4093万元,增长6.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2元,增长0.7%。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灵山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农业园、农家乐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大力发展规模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贮藏冷链运输、农业电子商务、农机和农业信息服务等多功能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目前全县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8家,其中国家级1家、自治区级7家、市级30家.2018年龙头企业销售收入41亿元,带动农户9.13万户,带动农户增收2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006家,家庭农场 247 家。
  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越来越好。党的十八大后,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灵山大力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和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乡村建设日新月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乡村风貌和农村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W020190930572021715184.jpg
  灵山以龙武山庄、大芦村、苏村、萍塘村等村为重点,打造荔枝之乡特色片区和传统文化片区。2018年12月,新圩镇漂塘村、佛子镇马肚塘村、太平镇华屏岭村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
  灵山扎实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截至今年5月,全县超过320个村屯开展环境整治,累计清理村庄垃圾1.2万吨,清理乱堆乱放1700多处,清理池塘140个,累计清理淤泥2300多吨,清理沟渠350多条累计16公里,拆除乱搭乱盖、违法违章建筑130处(栋)累计一万多平方米,拆除广告、招牌750多块,拆除废弃建筑260多处,老旧危房350多处,拆除简易露天茅厕80个。全县村庄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乡村风貌和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何 姣)
核发:灵山县融媒体中心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 )

GMT+8, 2024-6-14 07:50 , Processed in 0.08842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