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吃的是减肥药?可能是毒品!昨天(编者注:8月17日)下午,上海市禁毒办召开禁毒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市毒品问题最新发展趋势和应对处置等情况。
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起,全市非法使用精神、麻醉药品的情况呈高发增长态势;境外流入我国的“减肥药”等非法药物中,多含有我国管制的精神药品成分。
“夏天来了,很多爱美的女性希望保持窈窕身材,有的人选择了减肥药这种速成的办法。但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服用的很可能是毒品。”市禁毒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境外非法流入我国的“减肥药”等非法药物中,多含有我国管制的精神药品成分,如安非拉酮、芬特明、地西泮,这些成分虽然能够达到控制食欲或镇静的效果,但同时具有耐受与依赖性,可能引发莫名情绪波动或失眠、情绪亢奋,甚至认知和精神障碍的情况。因此,从上述成分及药理作用看,“减肥药”属于国家法律规定对毒品(国家规定管制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界定范畴。
而个别不法商家出于逐利目的,也盯上了这块“唐僧肉”,故意炒作所谓“网红产品”,导致部分网络平台上充斥各种真假难辨、鱼龙混杂的信息、广告。部分消费者医学、法律意识不强,防毒拒毒能力欠缺,购买、使用了此类“减肥药”,而且情况有增多趋势。这种行为不仅违反法律法规,还造成危害自身的后果。
境外流入我国的“减肥药”等非法药物中,多含有我国管制的精神药品成分。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在全市各级禁毒部门共同努力下,本市传统毒品违法犯罪案件大幅下降,毒品违法犯罪滋生蔓延得到进一步遏制。但涉及含精神、麻醉药品成分的毒品违法犯罪案件却有一定上升趋势。尤其是从全市药物滥用监测、公安机关查处打击、海关截获跨境非法邮包等情况看,自2018年起,全市非法使用精神、麻醉药品的情况呈高发增长态势。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破获的涉毒品案件情况来看,除上述“减肥药”之外,有的“安眠药”“聪明药”也有类似成分,服用后有心率加快、恶心、头痛等症状;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狂躁易怒、厌食厌世等严重情况。
市禁毒办表示,将继续加大面向公众的宣传教育,防止更多人重蹈覆辙,形成防毒共识和提高拒毒能力;督促各类网络平台开展清理整顿,下架、关停、封堵个别不法商户链接,加强“药品”类销售、广告审核;多部门联合对网上新类型毒品,或含有毒品成分物品、有毒有害信息的查控工作,建立起线上线下联防联查联控机制,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有关负责人也友情提醒市民,减肥不能一味地依靠减肥药物,有的人肥胖是因为自身内分泌系统失调造成的。只有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谨慎选择和使用药品,尽量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据悉,上海近百家医院推出了“药学门诊”,配备了专业的药学人员。广大市民既可以去线下各医院的药学门诊,也可以借助“互联网+药学”开展在线药师咨询,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来源:中国禁毒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