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908|回复: 0

灵山进士——十载寒窗 一朝成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0 16: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灵山进士
十载寒窗 一朝成名

隋开皇十八年(598 年),安州被改名为钦州,南宾县于同年设立,隶属钦州。南宾县是灵山县最早的县名。据史书记载,灵山县教育的兴起正是始于这段时期。
古代灵山县虽地处南疆,远离政治中心,但当地官府和民间格外崇文重教。唐代,灵山出现了官办的学宫;至明清时期,灵山除了学宫,还有书院以及地方办的社学、私塾等教育机构。


由于当地官府和民间对教育的重视,灵山文风昌盛。从唐朝至清朝,灵山共有9人考中进士。进士原指古代地方贡举的人才,后渐成科举进士科及第的称谓。进士考取困难,考中进士是读书人的极大荣耀。灵山的9位进士,唐朝1人,为姜公辅;宋代达到巅峰,多达5人,分别是邓式、郑与权,黄神、邓大周、王世谦;明朝唯一一位进士为黄华;清朝有王家宪、仇效忠2人。


说到灵山进士,就不得不先提起宁原悌这个名字,他是唐朝钦江县人,钦州的第一位进士。宋开宝五年(972年),遵化、钦江、内亭三县并人灵山,因此旧志将宁原悌列入灵山历代进士榜,如今在灵山县城隍岭还有纪念宁原悌的谏议大夫庙。宁原悌虽出身官宦之家,却没有纨绔子弟的做派,他心性敏捷,小小年纪就躲在家乡山中的一个石洞里读书。唐永昌元年(689 年),宁原悌考中进士,接着又参加朝廷的贤良征试,在千余名应试者中,宁原悌排名第9。一个来自边远地区的青年学子,居然名列“永昌老九”,此事震惊朝廷内外,宁原悌的名字一时传遍天下。后宁原悌累官至谏议大夫。


宁原悌去世 2 年后,姜公辅出生。姜公辅不仅是灵山的骄傲,也是大唐文坛、官场的一座高峰。姜公辅祖籍甘肃天水,他的祖父姜神翊为钦州参军,后迁舒州刺史;父亲姜挺是县令,娶灵山黄氏为妻,一家人定居遵化县(县志位于今灵山新圩镇新院村)。姜门家风非常严格,姜公辅在灵山接受启蒙后,因学习勤奋,加上天资聪颖,小小年纪已崭露头角,于是姜挺将姜公辅及其弟弟姜公复送到长安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后来,姜公辅中了进士,最初他被授为九品校书郎,后又参加制举。升为右拾遗。不久他又被召为翰林院学士。姜公辅有高才,参与朝政论事,独有卓见,深受唐德宗赏识。后姜公辅一路擢升至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相当于宰相)。姜公辅最后因为耿直执言而受到冷落,被贬为泉州别驾。从此他寄情山水,在泉州九日山东峰筑室,世事凡尘,早已被抛诸山外。805年,唐顺登基后,没有忘记姜公辅,拜他为吉州刺史。然而,还来不及成行,姜公辅溘燃离世。一代名臣,在九日山东峰淡然谢幕。


石室读书,是个很励志的故事,宁原悌如是,明成化年间的另一位灵山籍进士黄华亦如是。黄华在成化十年(1474年)中了举人。为了远离琐事纷扰,继续发奋,他搬到县城六峰山的鹤立峰半山腰处的一个石洞中攻读。他读书近乎疯狂,因过于专注,曾将妻子送来的本应蘸蜜糖吃的粽子蘸了墨吃。由于他长年住在岩洞中,缺乏锻炼,身体虚弱,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 年)中了进士后,还等不及朝廷授官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后人觉得这种用生命去拼搏功名的做法太不值得,所以又将此石洞称为“白衣洞”。


当书呆子死读书不可取,但若到进士这一阶,除了刻苦,天资也很重要。清朝时期的灵山进士王家宪,简直生来就是读书的料。王家宪,号仪亭,灵山县东圩练(今属三海街道)人。他自幼聪慧过人,在窗外听一遍朋友诵读诗文,就能背诵。凭着聪颖和勤奋,王家宪于乾隆十二年(1747 年)考中举人,4年后又考中进士。王家宪不仅有读书的智商也有当官的情商。他为官清廉。政声卓著,在任河南延津县舞县时,他待乡亲如家人,深受百姓爱戴。传闻该县有一私盐厂,是前任所,王家宪接任时没有详察,后来有恶意之人以此告他私设盐厂,中饱私囊。上司遣人到灵山调查,看到他家只是普通民居,俭朴之极、不禁对他肃然起敬。数年后,王家宪因病告假还乡。不久,朝廷升他任河南卫辉府知府,但他母亲担心他的身体,不同意他再外出当官,王家宪便留在家乡西灵书院从教,一心为地方培养人才。


清朝灵山的另一位进士仇效忠,名如其人,以“效忠”而留名后世。他致仕回乡时,父母问他:“我儿当了一辈子官,得到了些什么?”仇效忠说:“为民而乐事,赚得两袖清风。”仇效忠字荩之,号典堂,灵山县宋太练(今属太平镇)官塘村人。嘉庆十二年(1807年),仇效忠考中举人;道光六年(1826 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国史馆誊录,封授朝议大夫。后到贵州任职,他从政期间,廉明正直。他从贵州兴义府离任后,接替他的张某鱼肉百姓,乡民怨声载道,纷纷要求朝廷将仇效忠再派回来当父母官。朝廷奇怪之余,明察暗访,果然如百姓所言,于是,令仇效忠回兴义府再任知府。仇效忠返任当天即复查旧案,发现有一位等待行刑的死刑犯黄某居然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他复查后发现是前任张某勒索财物不成而枉判,于是,马上释放黄某回家。至今,黄某后人都铭记其恩情。仇效忠致仕后,先后在南海的西湖书院、惠州的丰湖书院、东莞的宝安书院、广州的越华书院教书育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古代,科举活动的盛衰和中举及第人数的多寡,往往是衡量一个地方文风高下和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灵山崇文重教的良好环境哺育了代代英才。灵山进士群体的勤学自强又为灵山学子树立了标样,他们成为代代效法的榜样。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 )

GMT+8, 2024-4-20 03:30 , Processed in 0.09809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