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荐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的通知》安排,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以下简称“典型案例”)推荐工作,在各地积极申报的基础上,经研究遴选并经公示,确定了51个典型案例,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借鉴,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非遗工坊建设提质增效,进一步发挥非遗工坊在推动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创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特此通知。
竹编工艺,是荔乡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2018年,灵山竹编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民国时期,灵山竹编产品就已经小有名气。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如今的灵山竹编产品销路越来越广,产品越来越突出个性和艺术美感。雅致的竹编灯笼、清秀的竹编花瓶、细密的竹编瓶套,无一不凝聚着灵山竹编师傅的独特匠心。
灵山县平南镇盛产粉单竹,节间长而平,韧性极强,适合劈篾编织竹器。平南竹编工艺包括剖片、剖丝、切丝、刮削、磨光、编结等工序。在平南镇硖木村,竹编手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一代一代手艺人的传承、改良下,“平南竹编”远近闻名,销往全国各地。
2024年11月,刘家人竹编文化传承竹编体验展厅正式对外开放,主要展示灵山竹编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手工工艺品,同时也向市民游客现场传授手工制作过程,来到竹编体验展厅的游客不仅能够了解灵山竹编的历史脉络,还能通过亲手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制作过程,更好地体验与传承民族手工艺术作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手工文化。
灵山竹编Di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