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威望
UID18114
回帖0
主题
积分54960
注册时间2012-4-22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
本报记者 陈诗圆 通讯员 黄鹏辉
骑着摩托的罗奕凤正驮着一盒铁钉,驾驶在平滑而蜿蜒的村道上。家住那隆镇新亮村的他,因为正在建房子缺铁钉,就开车到新圩镇去购买。“去一次新圩只要15分钟的时间,现在我每天都会去一次!”而在以前,去一趟镇里对罗奕凤来说,是一种“奢望”,“这条路没修好的时候,十天能去一次镇里都不错啦。路修好了,对我们群众真是好事!”
罗奕凤脚下的这条路是那隆龙窟至武利安金水泥村道,原本难以行走的泥路“变身”畅通的水泥路,这得益于灵山县抓住国家大力扶持农村公路建设的机遇,大力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灵山形成了群众争先恐后“抢”项目、全社会合力大办交通的良好氛围,编织了一张设施完善、基本覆盖城乡的农村交通幸福网络。
盼修路:群众集资“抢”项目
“以前如果要去新圩镇啊,还得弯到那边很远地方才能走呢,这边根本走不通。”罗奕凤指着路旁的山坡上说道,而那唯一可以通往镇里的山路,遇到了下雨便变得泥泞不堪,难以前行。“要是像我这样要盖房子的,你不提前个十几天准备材料是不行的!哪像现在这么方便,缺了什么骑一趟摩托车就能买到。”
道路的不通畅,严重地影响着新亮村群众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我们也自己筹过钱,但是怎么筹集钱都不够修一公里的路。”正当全村人感到很无奈的时候,去年这条路被列为了自治区立项的村级水泥公路项目。听到这个消息,罗奕凤和村民高兴得不得了:“我们村每个人捐了100块,早早地就筹好钱,等着别人来修路了!”
像新亮村村民一样揣着资金抢项目,在灵山还有不少。去年,沙坪镇思榜村的李应林、黄周德和陈战三人早期外出务工创业,听说家里要修进村水泥路,他们很爽快地每人捐了5万块钱;而丰塘镇陂塘村委只有600多人口的自然村,群众人均捐资1100元投入农村公路建设……
自2008年始,多数农村公路在获得立项前,村委会、“路委会”已将资金筹集起来,等待上级部门下达建设计划。至今年6月,灵山县各村委和群众筹集投入农村公路建设的配套资金达3900多万元。
致富路:幸福生活在路上
烟墩镇凤山村委会的平山村里,80多岁的老人韦仕祥在村里的老荔枝树下乘凉。正映入韦仕祥眼帘的,是一条崭新的水泥路,这对老人来说是个新鲜的记忆。“以前我们村可没有水泥路,都是泥路太难走了。你看村口那条江,村民外出不小心的话都会掉江里,别说农作物难运出去卖了,就连外面的姑娘都不肯嫁过来啊!”
村里的适龄女青年大多到外地打工,外村姑娘又不愿嫁过来,这可愁坏了平山村的小伙子们。而烟墩镇凤山村委水泥村道的建成,给村里的小伙子们带来了喜讯。韦仕祥高兴地说:“幸好政府帮我们修好了路,现在外面的姑娘肯嫁来我们村了!”这条全长6.8公里的水泥路不仅为平山村联姻,还解决了沿线5000多人出行难的问题,并为沿线荔枝、龙眼、竹编产品等提供了外出运输的条件。
因道路而改变生活的不止平山村一个,松木山和沙田村是陆屋镇最边远的两个山村,过去由于行路难,虽然作为该镇糖蔗、木薯的主要种植区,但糖蔗却不能及时运出去而坏掉的现象时有发生。2011年10月修通了松木山7.3公里进村水泥路以后,不但解决了该村和沿途沙田村4900群众行路难的问题,还解决了两村7000亩糖蔗、木薯外运问题。2011年,两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收700元。
养护路:以树养路效果显著“三分建设、七分养护”,对于投资少、标准低的农村公路来说,如何管理和养护好已建成的农村公路,别让刚建好的平坦通途又沦为坎坷路,才是让农村道路发挥长久作用的保障。“我们每年都会有专项的养护资金发放,但每公里1000元的养护费用,按实际情况来看是远远不够的。”灵山县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陈强告诉记者,“因此我们得寻找新的水泥村道管养模式。”
此时,陈强的眼光落在了水泥村道两旁的桉树上:“道路两边种植桉树的土地,现在是承包出去的。我们通过与经济能人签订协议,把土地承包给他们,然后每年从他们种植的收入中用一部分作为养护村路的资金,这样我们就有了更多的资金。”
同时,灵山县又尝试以经费大包干的方式承包给地方农民工养护公路,对县道公路进行承包养护双方明确各种养护范围和目标任务,并开始收到了成效。
今年灵山县已投入财政资金6500多万元,激发了全县上下大力建设农村公路的干劲。截止今年6月,该县管养农村公路已达1289公里,有358个行政村通水泥路,占全县行政村的92%;有1901个自然村通水泥路,占全县自然村的33.5%,其中丰塘、石塘等镇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率超过80%。
本文来自: 钦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