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153|回复: 0

个人信息泄露 网络是重灾区(关注网络信息保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0 11: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都是知书 于 2012-12-20 11:29 编辑

11545774418450815121.jpg   

    人民视觉

  编者按:通过网络买卖个人信息、诈*骗、侵犯隐私、散布谣言甚至人身攻击,不仅危害了国家信息安全,影响社会安定,也为公众带来巨大困扰。

  近日公安机关公布一批网络犯罪典型案例,从中可以看出,完善法律,加强监管,建立互联网秩序刻不容缓。

  本报北京12月18日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范围普及和迅速发展,互联网领域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近日,公安机关公布了多起典型案例。


  网购个人征信记录,多地现非法刷*卡*套*现牟利


  2012年5月16日,江苏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网安大队民警发现,有人在网上发布信息,雇人从邮局取挂号信,每封酬谢200元。调查发现,嫌疑人打算雇“马仔”办理假身份证,到邮局等地点取挂号信、快递,同时在网上寻找并购买个人银行征信系统相关信息。


  经查,嫌疑人涉及湖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地。2012年5月17日,南京市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许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据介绍,许某等人通过办*理*假*身*份。证冒领受害人申办的信用卡挂号信,并在网上购买受害人的个人征信记录(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及银行信息)等资料,激。活。信,用卡,刷*卡*套*现牟利,对信用卡管理秩序、公民财产权利造成了巨大损害。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低价买高价卖,个人信息网络买卖已成利益链


  2012年3月15日,上海公安机关在办理一起信用卡诈*骗案时发现,犯罪嫌疑人用于作案的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均购于互联网,由此发现一个非法出售个人信息的犯罪群体。办案民警通过追踪定位,查明有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机动车主信息、学生学籍信息及大量企业信息等被非*法销售。通过网络以每份60元—200元不等的价格买进,再以150元—300元的价格贩*卖给下家,嫌疑人从中获取非法利益。


  3月至8月期间,公安机关先后抓获涉案嫌疑人段某某等31人,并成功抓获负责某卫生局信息数据系统运行维护的嫌疑人张某某。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 )

GMT+8, 2024-6-11 00:06 , Processed in 0.11683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