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纪实
我搭舞台来你唱戏
——我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纪实 “呀嚯——”当东方露出第一抹阳光,早起的荔乡人便爬到了六峰山顶,喊了起来,也吼醒了整个县城;山下的广场上,踏着音乐的大妈们扭起来了;足球场里,还沉浸在世界杯里的帅哥们踢起来了;一江两岸边,晨练的人们跑起步来了……一股运动浪潮正席卷灵山大地。
我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搭起文体活动的“舞台”,让广大群众来“唱戏”,不断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文化自觉”搭舞台
7月11日晚,县城中山公园传来阵阵的喝彩声,只见台上演员字正腔圆在唱着令人奋进的歌曲;挥洒飘逸的水袖做念唱打;小品诙谐幽默逗人发笑却又让人深思……这是我县“快乐周末”广场文化活动,现已演出19场。而同时演出的,还有在人民广场演出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晚会。
这些多姿多彩的舞台,是我县近十年来“文化自觉”的历程:投资近亿元,在县城建设体育馆、广场、一江两岸、双鹤公园等一批公共设施。近年来,我县开始加强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共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村级服务中心155个,其中投入使用的110个,在建的45个,占全县村委的40%,走在全区的前列。建设了404家农家书屋,2012年底就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场所。
在搭好舞台的同时,我县还引导群众自觉建立了150多支篮球队、文艺队,带动全县城乡文体活动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今年上半年,我县仅投入文体活动的资金就近60多万元。
县城文体领潮流
搭好了舞台,群众自然来唱戏。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激情的广场舞总是如约而至。上千名中老年人踏着不同的音乐、扭着不同的舞姿,把整个县城闹腾起来。
体育馆旁,如同年轻人般矫健的老人们正在门球场上比赛,还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今年“五一”期间,我县举办了地掷球比赛,全县134位老人,男女队共28支队伍参加,在老人中掀起了掷地球和门球热。
“运球过人,转身,快!好!投球,漂亮!”体育馆篮球场上,上百名学生正在训练篮球。
六峰山脚的游泳池边,三米跳台上,一名年仅三岁的小朋友站稳、绷腿、跃起、屈膝、翻腾,“扑通”一声,池下溅起了朵朵水花。小小年轻,令人佩服!多少跳水与游泳健将从这里走出。
据了解,我县有关部门利用暑期学生放假期间,免费办起了篮球、乒乓球、游泳等培训班,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培养了200名少年体育精英,也带动了这些家庭的文体活动热。
今年上半年,我县仅县城就组织了“春节环城跑”、“贺新春六镇男子篮球邀请赛”等20多项体育赛事、各类演出30多场次,直接受益群众多达16万人,引领着全县文体活动的潮流。
乡村赛事竞风流
“好球!好球……”入夜,该县丰塘镇川心村公共服务中心的篮球场上,一群身手敏捷的年轻小伙,施展着混身解数,传、接、跳、投,围观的群众时不时喝起彩来,连空气都跟着这些活跃的呼吸沸腾起来。
这“农”味十足的“夜生活”,遍及荔乡一半以上的村落。公共服务中心成为农村文体活动的集散地,除了春节一年一度的各项赛事,日常的训练从不间断,农村的文体队伍正日益壮大,文化娱乐活动正日益丰富。
同时,乡村赛事还造就了一批文体活动“高手”。今年5月,该县举行了首届“农信杯”篮球赛,队伍均来自各个乡镇,其中就不乏乡村高手。每年8月至11月,该县盛大的体育节都会如期举办,农村“高手”与县城赛手一起竞风流。
“中国歌最美,中国的歌儿美美美……”近日,在灵城镇石龙村委大院,一群精神矍铄的老年人在练习健身舞蹈《中国歌最美》,红红的扇子映红了一张张写满快乐的脸颊。
去年,在村支书廖福贵的亲自带领下,石龙村有了自己的老体协,大伙自筹资金,买齐了服装、音响等设备,练起了健身操、跳起了养生舞。不但赶起了潮流,还发挥余热,外出演出“清洁乡村”、教育实践活动、计生服务宣传等主题宣传晚会。
我县389个行政村都像石龙村一样成立了老体协,还有768个自然村成立分会,协会会员2万多人。我搭舞台来你唱戏,我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有效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莫远飞 陈静)
来源:灵山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