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101|回复: 0

晚稻后期的合理施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9 17: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稻后期的合理施肥


    进入9月份,南方晚稻进入抽穗结实期。从长势来看,与上年相比,因8月份南方雨日比往年增多,生长中期阴雨寡照影响,晒田和穗肥施用等关键技术难以落实到位,塑造的群体质量不高。因此,今年晚稻生长后期要施好穗肥和粒肥,力争晚稻丰收。
  看田追施。对肥力足、基肥施得多,禾苗生长旺,叶色浓绿披垂的徒长型晚稻,管理方法是排水露田控长,穗肥要控制施用。而迟插田和保肥力差的砂性田块,因迟插田的大田营养生长期短、苗数不足,追施穗肥、粒肥,可增加粒数和粒重,以弥补穗数不足,以大穗获取较高的产量。砂性田块养分释放快,且易流失,中后期脱肥严重,追施穗肥、粒肥效果好。
  看苗追施。对长势较差的晚稻,苗数不足、叶色落黄早的田块,追施穗、粒肥效果好;对晚稻植株生长壮而不旺,稳而不衰、叶片挺直,叶色黄中带绿的禾苗,是高产晚稻的长势长相,其重点是巩固穗数,稳中求促;对前期生长好,叶色浓绿,叶片下垂的田块,应在晒田控氮后,根据叶色落黄情况酌情少施或不施穗、粒肥。
  适时追施。穗肥包括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是在幼穗开始分化时(一般在抽穗前30天左右)施用,主要是促进颖花分化和提高成穗率,但施用过多会使上部二片叶过长,引起倒伏,促使颖花退化,降低结实率。保花肥是在剑叶露尖时(抽穗前15天左右施用),主要作用是防止颖花退化,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有一定的作用。粒肥是在破口期和灌浆初期施用,主要是增强后期光合作用,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因此,应结合晚稻长势及高产要求及时追施,对生长势较差、落黄早的应早施,以保花肥为主,而生长较好的可在落黄后,追施保花肥或粒肥。一般分次施用较一次施用不仅增产效果好,而且也比较安全。
  适量追施。穗肥和粒肥的用量不宜过多,一般在幼穗分化前没有达到足够苗数或叶色落黄严重的晚稻,可每亩追施尿素5~6公斤作保花肥,或促花肥尿素3~4公斤,保花肥尿素2~3公斤,粒肥再酌情施用。而幼穗分化前已发足苗,叶色仍较浓绿的,可在晒田落黄后每亩追施尿素3~4公斤作保花肥或粒肥。穗肥和粒肥施用时,如果结合施用磷、钾肥,效果会更好。一般穗肥可每亩配合施用氯化钾2~3公斤;粒肥可结合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既可节约用肥,又对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显著的作用。



来源:灵山农业信息网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45072102000519 )

GMT+8, 2025-2-7 15:49 , Processed in 0.08124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