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威望
UID25622
回帖0
主题
积分20753
注册时间2013-9-1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
本帖最后由 東東 于 2014-9-26 21:02 编辑
为何近些年来,校园砍杀案频频发生?在近年的相关新闻: 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实验小学发生砍杀案,曾经是一名外科医生的凶徒郑民生砍死8名小学生。据报道他因个人原因积蓄了对社会的不满,故而向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孩下手.
2010年4月28日,就在处决郑民生不到几个小时时间,广东雷州第一小学发生砍杀案,16名学生及1名教师被砍杀。凶手陈康斌曾是其他学校的一名教师。据媒体报道,乙肝歧视是其走上绝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0年4月29日,江苏泰兴中心幼儿园又一次发生砍杀事件。凶徒徐玉元砍伤学生29,教师2人,保安一人.据悉,凶徒本是无业人士。为了发泄个人生活,工作中的不满,遂产生行凶杀人的恶念。
2010年4月30日,山东潍坊尚庄小学发生砍杀事件。凶手王永来手持铁锤和汽油冲入学校,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抱住两名学生浇洒汽油自焚。有消息称,此案与当地政府强拆其住宅有关.
2012年12月14日,河南省光山县文殊乡陈棚村完全小学发生一宗惨案。36岁的当地人闵拥军冲入这所乡村小学,砍伤23名学生和一名村民。随后,在周边村民的协助下,闵拥军被警方抓获。
2014年5月20日,湖北麻城有男子手持菜刀砍伤8名小学生。
2014年9月3日,湖北十堰再现男子持刀闯入校园致3死6伤的惨案。
2014年9月26日的上午6时许,灵山县平山镇发生一起小学生被砍杀案件,三人被当场砍杀身亡,一人送医抢救无效死亡。经查,石健廷有重大作案嫌疑,现在逃。
石健廷,曾用名:石现廷,花名:石九或党员,男性,1958年10月29日出生,身份证号码为:452824195810291819,平山镇古朴村委古朴村99号人。此人短白发,身高165cm左右,身材较胖,逃跑时头戴一顶青绿色头盔,上身穿一件米黄色长袖衫,下身穿一条深蓝色长裤,双脚穿一双黄色拖鞋,身上可能携带有一把铁柄银白色水果刀。
灵山县警方表示,希望广大群众积极向公安机关提供该人线索。对发现线索抓获犯罪嫌疑人的举报人,将给予人民币10万元奖励。
举报电话:指挥中心0777-6516110
刑侦大队0777-6529630
平山派出所0777-6870048
联系人:林警官:13977765888
张警官:13517578058
犯罪嫌疑人石现廷在村内开着一个小卖部,平时没事时,会开着他的三轮车在平山镇上拉客,家庭经济条件还可以。石现廷早年当过兵,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说话。对此,村委会工作人员也有类似描述。
另有当地人士介绍,昨日犯罪嫌疑人还用他的三轮车载着孩子们前往镇上参加表演。
今日上午11时许,案发村村委会工作人员讲述,今日早上事发后,他曾前往犯罪嫌疑人石现廷家中询问情况。石现廷妻子告知, 最近石现廷并没有什么异常,但有点迷信。总是念叨有些人会给他家带来厄运。但村委会工作人员说,被砍身亡的这4个孩子及其家长,并不是石现廷平日念叨的那些人。
目前,石现廷的作案动机尚不明确。
这些年至少发生了八起屠杀,目标全是低龄儿童。这样密集的犯罪,而且类型完全一致,若说是世界的巧合,鬼都不信。当一个犯罪案件被刊登到报纸杂志,或者在网上传播时,会明显引起其他潜在犯罪者的效仿吗?持刀砍学生的暴力犯罪,近年来层出不穷。
媒体分析,密集的砍杀案背后可能有模仿犯罪的因素。梳理近几年案例,罪犯都有着相似的经历。报道显示,他们大部分人身处社会最底层,家庭情况较差,在工作或生活中都遭遇了挫折。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有着心理上的扭曲。几起校园血案的制造者,他们或者有着厌世抑郁的情绪,或者因身体上的痛苦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念头。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对罪案的描述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使潜在有犯罪心态的人更加确认犯罪的合理性。也有研究表明,报道中提供的大量反面教材,可以强化罪犯的犯罪心理。
但归根结底,触发施暴者犯罪的因素有很多,即便不是通过这种方式,也将有别的犯罪活动发生。
诚然,每一个有社会良知的人都会对这样的行为表露自己爱憎分明的态度。毕竟让孩子无辜受累是周遭的每一个人都不能接受的。但这一点并不能妨碍我们对表象进行刨根问底。这样病态的行为究竟为哪般?撇去精神疾病的原因不谈,但凡心态健康的人即便有对这个或那个现实有种种不满也不至于丧失理智。
这么说,那只有一种解释,他们和精神病人有类似的心理疾病,已经到了破罐子破摔的程度。我想,这恐怕有其必然的成分在里面。
曾经看过一篇来自山西晚报曹林的评论《体制非屠刀挥向孩子理由 病态舆论应负责》。文中强调,社会舆论对这些罪行的宽容和理解是造成很多人前仆后继去复制校园砍杀的原罪,因此不应有这样的舆论引导。同时,他将体制问题泛化,认为我们统统是体制的一部分,因此体制不是凶手将屠刀挥向孩子的症结所在。
在我看来,我不大同意这样的观点。病态舆论绝非问题根本。相对开放的网络舆情相对于舆论的千篇一律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它从侧面反映出确实有这么一部分在社会转型中处于弱势或被弱视的群体。
由于目前比较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价值观畸变等一系列问题,处在社会底层的人心理上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而当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超过限度,而又没有疏通和排遣的渠道时,便产生了各种心理疾病。他们对生活感到绝望甚至产生了仇恨,故而选择报复社会这一极端做法。再者,没有人生来就注定被贴上万恶不赦或永垂青史的标签。
我想,站在底层社会的视角去思考这些人如此疯狂的背后的原因更是一种标本兼治之举!换个视角,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在改善民生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如周永康2010年5月3号在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的,
一要认真查找问题,采取综合措施,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二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四即使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
我想这不应该成为应时之举,而应该是长期而不懈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