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看灵山铜鼓
铜鼓,是长期流传于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打击乐器。在历史上,铜鼓曾长期作为礼器和重器而出现,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有“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之说。
灵山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拥有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铜鼓及铜鼓文化资源:一是出土的铜鼓数量多,二是铜鼓文化以多种形式而生存和发展着。长期以来,灵山出土的铜鼓先后在国家博物馆、广西博物馆和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过,成为全区乃至全国的一个全面系统地展示铜鼓和铜鼓文化的窗口。
近日,笔者走进县博物馆,置身于铜鼓展厅中,真正近距离领略到了有中国铜鼓王美称的广西民间传世珍品——东汉灵山型铜鼓。
博物馆工作人员向笔者介绍,我县是全国有名的铜鼓出土重点地区, 有“铜鼓之乡”之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我县18个镇除三隆、陆屋2个镇外,其余16个镇皆有铜鼓出土,又以灵城(原三海)、新圩、旧州3个镇数量最多。据《灵山县志》(嘉庆版)和有关史料记载,灵山县在300多年前已有铜鼓出土。解放后,有的铜鼓是偶有在农田基本建设、垦荒种植、水土流失露出地面时被发现的。现在我县博物馆共收藏有铜鼓25面,是广西收藏铜鼓最多的县级馆之一。据资料统计,我县有史以来共出土了铜鼓112面,其中明代(公元1620年)就在旧州圩的“铜鼓岭”有铜鼓1面出土,清代出土了31面,民国时期出土了8面,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土了72面。这些铜鼓多出土于半山腰,个别在山顶或山脚。从出土情况看,大多数是鼓面向下,少部分为横置。实际上我县出土的铜鼓远远不止这个数,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失去了口传,以至今日尚未能掌握到接近实际的铜鼓出土数。
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全国的铜鼓共分为8个类型,而以广西地名命名,并在我县出土的铜鼓共有3个类型,即灵山型、北流型和冷水冲型。在现馆藏的25面铜鼓中,灵山型铜鼓有16面,北流型铜鼓8面,冷水冲型铜鼓1面。灵山型铜鼓是以我县出土的铜鼓为标准器而命名。
灵山型铜鼓,以我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时当公元3世纪东汉末年到10世纪的晚唐时期。灵山型铜鼓的主要特征是体型凝重精巧,鼓面边缘伸出,胸壁微凸,胸以下逐渐收缩成腰,胸腰之际有两副带状扁耳,蛙饰后足合而为一,二线分晕。
灵山型铜鼓的鼓面、鼓身遍布精细的花纹图案。鼓面中心饰有太阳纹,光体微微凸起,芒数分别有8芒、 10芒、12芒。面、身有多重晕圈,多以二线分晕。晕圈内布满花纹图案,常见的有云雷纹、钱纹、虫纹、蝉纹、席纹、半圆填钱纹、变形羽人纹、四瓣花纹、连钱纹等。钱纹中最常见的是“四出”钱纹,个别铜鼓有“五字”钱纹和重轮钱纹。
我县出土的灵山型铜鼓除了同其它地方出土的“灵山型”铜鼓有共同的特点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是足部的立体装饰较多。其中,丰塘乡六颜村出土的一面铜鼓内壁铸有一组累蹲蛙,极为罕见。
灵山型铜鼓的铸造年代,有关专家又根据铜鼓上的“四出”钱纹颇似东汉灵帝时铸造的“四出” 五铢钱和新圩镇渌水村一面灵山型铜鼓出土时上面附存的“开元通宝”铜钱(今藏广东博物馆),推知其上限可能是东汉,下限可能是唐代。另外,在石塘镇乐菜村(当地称勒菜村)还出土有一面灵山型铜鼓(今存广西博物馆),内壁铸有一个立体水牛,造型生动,这在广西是首次发现,是铜鼓中之珍品,已定为一级文物。
自东汉至唐代,灵山型铜鼓分布在西瓯及其后来的乌浒——俚人的居住地带,史籍中也有乌浒——俚人使用铜鼓的记载。由此推知,灵山型铜鼓的铸造和使用的民族是古代岭南的乌浒——俚人。
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我县出土铜鼓多,但流失亦多。据民国《灵山县志》记载:光绪二十年,灵山县大化村人掘出一个铜鼓,被当时的知县阮萃恩购去。
阮萃恩是温岭(今温州)泽库人。阮萃恩任灵山知县时,合理地解决了当地施、杨两姓的一个积案,当地平山村的父老为了感谢他,抬来一个铜鼓送给他。后来阮萃恩把这个铜鼓带回浙江老家,作为传家之宝加以收藏。《太平续志》附有阮萃恩自已撰写的一份记录,说这面铜鼓是在一座有龙神庙的大山山下掘得的,鼓面中心如车毂,有太阳纹10芒,鼓面中心以外有10余晕花纹,每层缕纹各异,如古钱,如织簟,如水波,如龟坼,如花碎瓣等等,不可名状,盖四围有六蟾蜍,近鼓心处有捶击痕。试敲击之,镗鞳之声彻于户外。
阮萃恩带回的这个铜鼓,现在仍收藏在温州博物馆内。但是,《灵山县志》记载说,这面铜鼓是大化村人掘得,被知县阮萃恩“购去”。阮萃恩自述则说是当地人士为感谢他,奉送给他。但不管怎么样,一个灵山出土的铜鼓,确确实实地流落到温州去了。
据考,凡明清两朝及民国时期出土的铜鼓,如今均已无存。
如今,而能让灵山人自豪的是,解放后出土的铜鼓保存完好,除县博物馆现藏25面以外,还有4面收藏于广西博物馆;4面收藏于广东博物馆。这些铜鼓得到文博部门和学术界的重视。 其中,新圩镇渌水村出土的一面铜鼓曾于1982年4月2日被送往北京民族文化宫参加“中国古代铜鼓展览”。出土于灵城镇(原三海镇)石龙村的一面铜鼓和丰塘乡六颜村出土的一面铜鼓曾被文物贩子购走,后由县公安局、 灵城派出所和北海市公安局、文化局协助追回,并于1987年8~10月参加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全国打击文物违法犯罪行为成果展览”;1989年12月,这2面铜鼓又送去南宁参加“广西打击文物违法犯罪行为成果展览”。另有其中一面铜鼓,2001年8月,又被自治区文化厅送往北京参加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声震神——滇、桂、黔铜鼓大观》展览。
博物馆工作人员还说,灵城镇(原三海镇)白木村出土有一面铜鼓和丰塘镇大丰村出土的一面铜鼓,这2面铜鼓是县博物馆馆藏最大的铜鼓,1991年10月,被选送参加“广西古代铜鼓展览”,放置时除按序列以外,还特定将一面灵山型铜鼓设放到展馆的最前面,引起了当时出席青铜文化第二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的中外学者注目。平时,县博物馆展厅内有10多面铜鼓长期展出。
笔者县博物馆参观铜鼓中,还了解到我县出土的铜鼓曾多次被报刊报道与介绍,许多面铜鼓的有关资料被收入《中国古代铜鼓》和《广西铜鼓图录》等大型的铜鼓专著中。并有多位学者到我县来研究铜鼓。1996年11月29日~12月21日,广西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吉开蒋人联合组成的铜鼓研究课题组,曾到我县博物馆对馆藏25面铜鼓作全面的研究。在铜鼓的研究中,我县出土的灵山型铜鼓曾为铜鼓的断代及类型划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韦炳林)
灵山型铜鼓
铜鼓面
铜鼓纹身
青蛙
博物馆灵山型铜鼓展厅
来源:灵山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