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乡“一年四熟”模式助农增收
本报讯 近年来,灵山县围绕“钱粮双增”目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瞄准市场需求,大力推行“一年四熟”耕种模式,提高农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已建立“一年四熟”耕作示范基地1.8万亩,实现亩均年产值1.26万元,带动农户每亩农田增收4700元。 据了解,灵山县选择新圩镇的邓家、独树、白坭岭等土壤肥力、水源充足的村建立示范基地,在传统“早稻—晚稻—冬菜”的基础上,创新实施“葱-水稻-水稻-菜”一年四熟的耕种模式,通过该模式一年种植两造水稻产量超过1000公斤,两造菜可收入8500—9500元,实现吨粮万元田的目标。同时,通过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镇农户发展,促进全县耕地高效利用。目前,已带动周边镇3120户农户进行耕种模式。 灵山县还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推广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品质好、产量高的超级稻及冬菜、春葱优良品种。同时,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培训及操作演练,指导农户抓好育种、播种、田间管理等环节,引导农户普及使用沼气池副产物、农家有机肥、优质复合肥,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防止土壤酸化、盐渍化和农药残留过剩,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截至目前,该县共组织专家、技术人员92人进行现场培训,操作演练366次。 灵山县依托农业合作社、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在农产品销售上信息广、渠道宽的优势,通过就近建立临时批发市场,采取“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等方式,引导种植户结对抱团闯市场,解决冬菜春葱种易卖难的问题,实现“量丰价高”促进农民增收。 (黄祥远)
来源:钦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