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140|回复: 0

制度成习惯 美丽成自然 ——灵山“生态乡村”新常态观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 22: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制度成习惯 美丽成自然——灵山“生态乡村”新常态观察

    1月10日,时隔一年,记者再次来到灵山县平山镇沙尤塘移民新村。

    和半年前初次到访时的情景一样,还是那么早,义务保洁员李秀珍已经开始清扫村里的公共场所。不同的是,村里更干净整洁,“生态乡村”已成为沙尤塘的新名片。

    这是灵山县启动“美丽钦州·生态乡村”活动的缩影。历时一年多,入村到现在从“清洁乡村”升级到“生态乡村”,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灵山因地制宜坚持走群众路线,依托群众主体,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长效机制的结果。

“理事会” 高效运转

    “县里面已经启动“生态乡村”,大平社村也要搞升级,不能停留在老地方了。”“我觉得应该把村中的小路也硬化了”,“入村路边应该种上一些树苗”……

    1月5日,灵山县平南镇桃禾村大平社村理事会又开会了,专门讨论下一阶段如何加强清洁力度,跟上县里的步伐。大火如同刚刚成立理事会热情高涨,都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年多了,我们每月至少开一次会议,大家有什么说什么,如果没这个理事会,可能大家搞清洁的热情已经降低。”灵山县平南镇桃禾村大平社清洁乡村理事会会长梁存运说,是理事会凝聚了人心,修建垃圾池、沼气池……小小理事会起了大作用,把我们原本不起眼的大平社屯变成生态村。

    在清洁乡村工作进入“生态乡村”的关键阶段,理事会在灵山的各个村又再次发挥起活动开始的主导作用,如一张大网,网住大家清洁的热情,收集民智,集中民力之余,小小协会将会再次托起“生态乡村”的希望。目前,该县有类似协会1100多个,共制定村规民约5669条。

    “清洁费” 一个都不少

    “十五月亮照家乡,听到歌声总动员;扫好门前清洁区,环境舒适美名扬。”在灵山县旧州镇上井街,每天早上9时至12时,《十五的月亮》如同一年前一样的嘹亮。车辆所到之处,各自都会自觉地把事先装好的垃圾倒到车上。“一个月花十几块钱,环境就变好了,一年多,我们都主动缴费。”街上手机店黄老板对我们说。“收保洁费这种做法极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开始我最担心的就是一段时间后会有人不交,但现在我觉得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旧州镇宣传委员谢思萍说,村庄洁净,生活环境改善,受益的是每一个村民,因此村民对收取“清洁费”保清洁的做法都很赞成。

如今收“人头费”已在灵山遍地开花,各村已经形成了按人头、按户收取垃圾费保清洁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保洁费用筹集难的问题。

    “值日生” 添薪加柴

    玉带般的村道,错落有致的古荔树,在灵山县佛子镇马肚塘村村古宅却显新韵,10多位“值日生”正在认真地打扫入村公路。“从定了制度到现在,‘值日生’都坚守职责,很多领导都夸我们做得好。”村民刘平说。

    一年前,该村规定,把全村分成6个小组分地段包干,再由各组长安排人员清扫公共地段、清理垃圾桶。“全村人人都要轮流当‘值日生’,每周各小组长还要进行交叉检查。大伙既是‘值日生’也是检查人员,还有谁不注重卫生。”刘平说。

     无独有偶,在该县新圩镇尧家村、陆屋镇莲塘村、旧州镇民主拗村……我们都可以看到,去年定下的规矩,大家已形成了制度,都积极当起“值日生”。“值日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清洁乡村活动的进展,更难能可贵的是,值日让群众心中有了责任,维护家园洁净更自觉。”该县乡村办的负责人说。



来源:钦州日报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45072102000519 )

GMT+8, 2025-1-9 01:51 , Processed in 0.08646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